分卷阅读193 (第2/2页)
大米清香。
“闻着味道不错,挺香的,只是不知道吃下去味道怎么样?”
两人说话的时候,其余的人已经端着饭碗开动。
美味下肚,无暇说话,配合这些美味的菜肴,口感更好。
几天后,君越带着孙子孙女转道去了沪江市,那座东方明珠。他能做的就只有那么多,个人的力量再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做的也有限。在要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做的也不错了。
在沪江的几处地方转了转,老三信中有写的几个地方,他都去探寻过,还很幸运的找到了一位老三的大学同学。
他记下家庭地址,单位地址,方便他以后再查找。
离开燕京的时候,给家里还有老二都寄了礼物 ,出门的时候,老二在他的衣服口袋里悄悄的塞了两百块钱。
老大也塞了三十块钱,都是怕他到了外面拮据。
孩子们的心意,他收着。但他也不占便宜,给孩子们寄回去些有用的礼物,细粮,还有孩子吃的穿的。
离开沪江的时候 ,寄的物件就更多了,在淮国旧买的衣服,二手的名表,二手的收音机,鞋子,雨靴,雨伞,家里需要用的很多东西,他买了不少。就是门锁都买了好几把,这些是不需要票的。
他买了几百块钱的,每个孩子四季的衣服,鞋子,棉鞋,都有。
都是比他们本来要穿的衣服大两码,能多穿几年。
点心,巧克力,大白兔奶糖,以及沪江名产帆布鞋,钢笔也有买。
当然,堂弟和堂妹两家,他也有带礼物。
农村就是这样,只要条件许可,难得出门一趟,都会给家里亲近的亲戚带些伴手礼。
从出门到回家,一共二十天。
祖孙三照了好些照片,都是在各大景点照的像。
到家的时候,是吃晚饭的时间。
转眼回到家分好礼物,已经过去了好几天。
生活恢复了平静。
时间转瞬回过去了七年,七年的时间,新稻种麦种,经过反复试验,还有检测,已经在南北大地上开始推广。
南北地区,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农村已经开始种上了新的稻种麦种。
井湾生产队也种上了新的稻种麦种。井湾的水田很少,但也种了。
麦子还是大头,产量稳定,种了新粮食种的生产队,基本已经解决了饥荒,不说吃的好饱,但一天三顿每顿能吃个七分饱。
国家也有了一些存粮,新稻种下一个三年的目标是全国全部推广开来。
“爸,下午,老二一家回来了。”刚起床,就听见老大在外面喊。
“哦,老三他们回来了没有?”君越正在穿上外套,已经初秋,早晚温差大,有些冷。
“没有,应该快了吧?”
家里又添了一孙女,六一年老三家添了一闺女唐小燕。燕子特别喜欢笑,比她妈性子好,逗人喜欢。
第142章 寻亲记(24)
周末,都约好会老家。给老三家里的小闺女过五岁的生日。小燕子今天五岁。
小家伙是家里最小的小不点, 哥哥姐姐们都很喜欢她, 小嘴甜的哟。
常常哄的哥哥姐姐们带着她到处玩, 还给她好吃的。
昨天,君越进山猎来了野兔野鸡,就是一百多斤的野猪也猎了一头, 在山里收拾好。
悄摸摸的回到家,老大已经被他带歪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