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_第340章 移动的印钞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0章 移动的印钞机 (第2/3页)

双手,打开大衣来。

    哗啦一声,只见他大衣里面,缝制了无数个小口袋。

    每个小口袋里,都放着不同年份、不同面值的国债!

    “这样方便拿!”小四海笑道,“别人想要哪个年份的国债,想要多少钱的国债,我麻溜的就能找到,不耽误事!”

    “厉害!”王林看到他这个百宝衣,不由想到了自己刚跑国库券那会儿,李文秀给自己缝制的格子皮包。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到现在为止,这种把皮包分成若干小格子的做法,王林他们还在采用。

    因为这种方法更稳当。

    万一有小偷拿刀片划开了皮包,不至于一下子就把包里所有的现金全部拿走。

    小偷划人皮包,一般都是偷偷摸摸的,从侧面划上一刀,偷人财物。

    钱在皮包里,分别放在不同的格子里,小偷一次只能拿走一叠钱。

    小四海的这个格子大衣,既方便了自己拿取,也能有效防止财物一次丢失的风险。

    看来,这小子也是混成精了。

    小四海嘿嘿笑着,跟在王林身边,陪着他来看国债的行情。

    “你最近生意怎么样?”王林问道。

    “不咋样。”小四海摇了摇头,“现在赚钱可难了。很多工厂都停工了呢!”

    我国于1988年开始的宏观经济治理整顿,已取得了成效,而市场上的不少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卖不出去,出现了不少工厂停工,工人拿70%工资在家下岗,市场疲软的情况。

    这一现象,王林当然是知道的。

    如果不是王林开了几家工厂,对申纺一厂的员工实行了分流,一厂也会有工人被分流下岗的。

    王林排着队,来到柜台前排,咨询了1988年国库券的交易价格。

    “同志,你好,我请问一下,1988年的国库券现在能交易了吗?”

    “可以啊。”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回答道,同时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道,“你不是王百万吗?”

    王林笑了笑,心想我还真的是名声在外了!

    他又问道:“同志,请问,1988年的国库券,现在每百元兑换价格是多少钱?”

    “102元!”

    “谢谢。”

    王林问到了价格,悬着的心也就落了下来。

    虽然一直相信国债肯定是能赚到钱的,但不亲自过来问一下,他还是不放心呢!

    等田晓青他们兑换完这一次的国库券回来,王林家里囤积的国库券,就达到一千万了!

    他手里的这些国库券,多数是以75元、78元左右的价格收进来的。

    平均每一百元的国库券,他可以赚到25元左右的差价!

    一千万的国库券,他可以赚到250万!

    差不多了!

    可以了!

    这么高的利润呢!

    接下来就是把钱盘活了!

    “哎,王百万,你收了多少国库券?”小四海跟在他身边,两人走出营业部。

    “没多少。”王林笑了笑,他当然不会把自己的身家告诉别人。

    王林刚开始跑国库券的时候,也是偷偷摸摸的干。

    国家放开国库券交易,并没有明文规定可以异地交易,但也没有明文禁止。

    只有王林想到了异地交易这一招,利用申城和内地城市信息不对称、两地价格的差异,赚到了第一桶金。

    现在的王林,早就通过异地交易国库券成了百万富翁,但很多人还是没想到这一行来。

    人在固有的圈子里,很容易获得安逸,不思改变,也不想奔波。

    像小四海,他早就知道王林依靠异地买卖国库券赚到了钱,但他并没有想着要去跑这个生意。

    一来他嫌麻烦、怕辛苦,不愿意奔波劳碌;二来他本钱少,跑一趟不划算,再加上小富即安的心态,能在营业部外面守株待兔,赚点差价也就心满意足了。

    敢为人先,敢于闯出一片新天地来的人,永远都只是少数。

    看到别人成功了,很多人才会恍然大悟,这么容易做的事,我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呢?

    国债的盘子大得很,每年都要发行几十亿、上百亿,别说一个王林了,便是十个、几十个王林,这生意也是做不完的。

    但王林必须低调。

    他对小四海笑道:“我回去了,你忙吧!”

    “好咧!有什么好事,记得关照我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