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最后的船票 (第3/3页)
这玩意儿,要是真的毁坏,那内部的聚变反应将会失去控制,然后直接变成一个亿万当量的核弹,将蓝星直接爆成月牙。 所以,联合国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就已经将种种问题考虑进去了。 一旦有意外发生,整个设备会直接和中间的聚变反应堆彻底断开,形成物理绝对隔绝,外壳还能充当保护,以保证内部反应堆不会受外界影响。 这种情况下除非有人向这里引爆一颗核弹,不然这点地震,还影响不了它。 托方瑜的福,现在地下城配备的战甲都可以依靠燃料喷射而推进飞行。 这种飞行行为没有那么依靠空气动力学。 所以,在这空气稀薄,飞机都无法起飞的地表,他们还能通过战甲,将工程师一路运送至故障点。 于是,三千多座故障的行星发动机被陆续重新激活启动。 但可惜... 太多了... 故障的发动机太多了,并且,重新激活后,它并不能很快的进行方向矫正,需要进行一次功能自检才能正常运作。 这个过程需要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但现在,距离蓝星那十个小时的救命时间,也就只剩下三个小时! 两个小时自检,而且,还不是所有发动机都激活了。 三个小时的时间,就连激活矫正三分之一的行星发动机都来不及。 所以,在做了这最后一次努力之后,联合国彻底放弃了拯救计划。 或许...这就是人类的命运? 无论Moss在如何强大,毕竟,它还只是一个人工智能。 它可以监控地下城,监控分析地表环境,但整个蓝星太大了。 Moss的能力最多只能检测到地下城下方最多十公里的土层地带。 而蓝星的地壳平均厚度是17千米,地下城是建立在大陆地壳厚度更厚的地方才能保持稳定,因此,这些地下城所处的地壳厚度至少已经超过了40千米。 地下城处于地表往下五千米,Moss能力翻个倍再凑个整,都穿不透这最基础的地壳层。 而地壳在往下,那就是厚度达两千多公里的地幔层。 所以说,这样的情况,Moss又能如何? 或许就是地幔出现了一些轻微的变动,才导致了这次的地震,对于蓝星来说,也就是一个抖动的事,只是谁也想不到,它会在这个时间抖。 而这么一抖,就把自己抖没了...... 火种计划启动,联合国正在抓紧时间按照名单撤离人类。 因为事情突然,有些飞船哪怕有人有船票,可能也来不及赶上,所以,才会有补录的名单存在。 而刚刚,方瑜在观看名单筛选人员的时候,在选了自己想要的人之后,就让盘古在自己进入测试空间后,向每个现在还幸存的人类发送了他们就近的飞船停靠点。 为的就是给他们赌赌运气。 逃生时间有限,在最后一刻钟的时候,人数不齐的飞船肯定会从现场选择评分最高的人立刻进入。 这样的话,他们也能有那么一丝希望。 至于方瑜。 刚刚他在广场上,看的就是他要收录到自己这艘侦查型宇宙飞船的人员名单。 他检索了距离自己最近的一批人。 然后,以分值排列,依靠他的眼光,挑出了90人。 他根据盘古给的演算公式挑选了不同年龄段的男女,凑出了这90人。 加上他们自己,最后飞船上的定员是102人。 别看方瑜的飞船说是百人飞船,其实是有余量的。 不可能卡的那么死。 最后宇宙飞船显然也不可能就收录刚好十万人,飞船在建设的时候,是考虑过人口浮动问题的。 为了保证人口的正常浮动,这个余量一般是人数的30%左右。 也就是说设定十万人,这里面实际可以生活13万人! 这三万人是为了给后续这十万人繁衍时产生的人口浮动准备的。 在飞船上,显然不可能像地下城那样精准控制人口生育。 飞船上了宇宙,就必须要有稳定的人才供给,才能让飞船稳定运行。 计划的太死,一旦出问题,那就是集体死亡的结局。 当然,这三万余量,不会全部塞满,最多再塞一万人。 但这样一来,地表上的幸存者就又多出32万张船票。 至于最后船票落在谁手里,那方瑜也就无暇顾及了。 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南山北雁的现实世界模拟器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