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言难尽的全鱼宴 (第2/3页)
一条小河,连一个月都支撑不过,就捞没了。 所以,这里的村民基本都不会去做渔网。 更别提,做渔网那可是要用绳索编织的,又费钱又费力,甚至做了之后,你还得看好,省的不小心被人给偷了。 这可不是现代,什么塑料鱼线可以轻松的制作渔网。 这里做渔网的材料基本都是靠麻绳。 麻绳制作的渔网不耐腐蚀,不耐用,用一次晒个太阳立刻就脆了,一个渔网最多能用个两回就算不错了。 最多做个鱼笼。 而且在没有合适的去腥香料的情况下,河鱼的腥味相当重,没几个能吃得惯。 所以,大家还是以耕种为主。 但现在,毕竟情况不同了。 饥荒开始蔓延了,米粮吃一点少一点,为了能让自己多撑一会儿,大家决定,这段时间就以鱼肉为主,米粮为辅,能少吃点米就少吃点,这样可以走的更远。 于是,在天快黑之前,大家选择在岸边的开始扎营。 所谓的扎营,其实也就是找个树林,大家就在树林里,找个合适的空地,然后开始砍些树枝和柴火。 刚开始他们还有点乱,但很快,在那个方瑜也不知道名字的老头的安排下,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各自的分工。 有人去砍树枝丫,有人去砍树干。 量都不是很多,因为没人愿意浪费太多的体力在这上面。 大家也就砍了四根拳头粗的树干之后,又砍了足够量的树枝丫,拉了一些树藤,就停了下来。 因为人多,这些东西也就才十来分钟就搞定了。 接着,在老头的指导下,大家开始将三根砍下的树干依靠原有的树干用树藤绑成了三角坡面的结构。 最后一根树干则搭在坡面中间绑上。 最后将树枝丫往这坡面上一盖,一个简陋的三角庇护所就做好了。 接着大家就把床铺铺在了庇护所里的地上,一个集体的大通铺也就铺好了。 整个过程中,方瑜没有说过一句话,就依靠着老头的指挥,他们就撘出了这个庇护所。 方瑜也是因此才知道,原来这老头,在年轻的时候,就是逃荒来到的方家村。 所以,他才懂的比较多。 特别是逃荒的经验,他是村子里面最丰富的。 听二牛他们闲聊的时候说,这老头名叫王二,年轻的时候,逃荒来到的方家村,就在方家村生根了下来,本来他也是有老婆的,但她老伴前几年肺痨咳死了,后面就他一个人生活。 这次二牛他们准备离开方家村,村里的人没几个跟着走的。 二牛他们要不是因为荒林的事,其实也不会走。 但荒林的事,他们又不能跟他们说。 毕竟他们是做了犯法之事,这怎么可能跟他们说。 所以,在村里不明所以的眼神中,他们最终还是汇合在了村口,但他们也没想到,王二会跟上。 在听说他年轻的时候逃过荒,二牛他们就直接把他收下了。 而如今,看到这个三角庇护所,二牛他们也觉得自己把王二收下还真是对的。 不枉他们要多养这么一个人口。 庇护所做好了,他们便去河里捞鱼去了。 因为水面变浅了,所以,原本深藏在水里的鱼虾如今的动静很容易就被捕捉到。 一样在老头的指导下,他们一人一根木棍,从两边下河后,大家将一段河面围在了里面,然后听从老头的话,在河面有波动的时候,就用棍子狠狠的敲击水面。 十来号人将这河面围在中间,木棍轮番落下。 河里的鱼儿马上就糟了罪了,浅水之下,它们无法隐藏自己的踪迹,很快就有鱼儿被棍子敲晕或者敲死,肚皮一翻便浮在了水面上。 在看到第一条鱼翻白之后,捕鱼的人纷纷发出了喜悦的叫声。 就像是春收时候摘麦子一样,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幸福笑容。 二牛和叔叔也在河中,方瑜因为身体还过于单薄,没有让他下河。 看到二牛和叔叔抓着鱼那开心的模样,方瑜也不由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今晚的晚餐很丰盛。 短短半个时辰,大家就抓了十来条鱼。 七八个大瓦罐里都炖着鱼汤,有些大鱼就放一整罐,小鱼就多放几条,鱼汤里还加了一些黄梅这些民妇在树林里采到的一些野菜。 虽然鱼汤的味道还算很腥,但再怎么说,这也是肉啊。 在场的人都被瓦罐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