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正常 (第3/4页)
块分别是三个子公司,都是何贵全资的子公司,这样是方便管理,如果一个公司管辖整个业务。 那么有些人的权利就太大了,三大子公司,各自管理自己的业务,总公司监督,另外昌盛物流上面还有一个总公司,等于是两个子公司监督。 总公司行政权利大,但是没有实权,子公司实权大,但是行政不行。 其实就是一个互相钳制的过程。 “上市倒是可以赚一波快钱,但是这会影响到整个集团的业务。” “而且一旦美洲,欧洲物流公司上市,那么金融市场就可以凭借亚洲分公司的业务数据,推算出总利润。” 当然好处也是有的,昌盛商场在美洲,欧洲的合资企业,上市一直都很好,昌盛超市在美洲,欧洲做的是仓储商超,里面东西当然便宜,贵的也有。 只有港岛,内地的是何贵独资的,其余的全部是合资的,包括在本子,棒子李家坡等等的。 好处就是风险降低,不过物流行业,风险并不是很高,没有民航的风险高,当然民航的高,也是有保险的。 思量了一下,何贵摇摇头暂时就不想了,毕竟现在昌盛物流开始赚钱了,至于说事故,不是有保险公司吗? 昌盛物流在西方国家能站稳脚跟,第一是提高就业率,第二是服务,第三其实就是与各大保险公司的关系了。 昌盛物流每年要买多少保险,飞机,汽车,员工,还有货物,那个保险公司都不想失去这个大客户。 保险公司在西方是什么公司?要是有人针对昌盛物流,这岂不是就在针对我这个保险公司? 暂时放下这个想法,在百安这边待了两天,就回京都了,暑假马上要完了,孩子们都回来写作业了。 对于孩子写作业,何贵不要求孩子们暑期开头就写完了,开头写完了,放羊到了上学,一个星期都跟不上。 反而是假期后面写作业,状态就不错,老师说什么也跟得上,所以几个小家伙除开吃饭,固定休息时间,都在赶作业。 第二天何贵上班,先看剪报,第一就是老叶在北面第二个任期开始了。英法合建最大的捣蛋企业:马特拉航空空天企业,这个何贵在现代好像没听说过? 本子发射两颗卫星,然后就是本子的右翼人士在鱼岛霍霍。 然后就处理一些事情,年中基本上不忙,一般的年底以及年初最忙,年底-制定明年的计划,年初要看去年的年报。 港岛与京都两个总部的好处也体现出来了,因为没有明确的分割业务范围。 监察,财务,人事就有两个最高部-门了。 每年都要发生不少内地的投诉到港岛监察部的,也有海外的投诉到内地监察部的。 等于是可以交叉管理,当然一般没有人举报的话,内地的总部一般不插手港岛总部的事情。 但是一旦有人举报,那么肯定要查了,所以每年都要挖出不少人。 何贵给举报人的奖励非常简单粗暴,就是涉案价值的百分比,一般最低是30%,比如涉案五千万,那么举报人可以获得一千五百万以上。 这个一千五百万从哪里来的呢? 当然是被举报的一群人拿,哪怕是坐牢出来,该给的钱还是要要的。 当然举报人会在案子定性之后,集团先奖励给个人,至于追的事情,那是集团法务的事情。 当然了,如果涉案价值比较低,比如就十几二十万,那么这个比例就可以上调至最高80%。 当然这个制度也就私人企业敢用……咳咳。 加上何氏集团每年会把盈利的多少拿来给工人当福利,奖金,这个百分比是固定的,管理层的奖励与工人是分开的。 不会存在公司今年奖金两千万,然后十个管理层分1900万,两千名工人分剩下的100万。 管理层一般分利润的5%,工人一般是10%——25%,另外的70%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拿来修福利房子,以及实物奖励。 工人拿这奖励没有门槛,但是管理层有啊,去年你自己定下的目标,要是没有完成,那么奖金肯定会少很多的。 伱要超额完成了,奖金也会增加的。 管理层有个考核制度,这个部-门连续两年垫底,那就走人。 所以何氏公司虽然体量大,但是内部出现各种的几率是最小的。 其实上面管理者是什么人,下面干活的一清二楚的,就像厨房打杂的,每天看到进的食材,就知道采购的吃回扣没有。 因为每天跟这些材料打交道,什么材料什么价格,什么材料什么颜色,什么质量,是一清二楚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