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工 (第3/4页)
磐石,在内地开出来的薪水,简直是丧心病狂,老马,小马想要入行,成本肯定要增加好几番才行,当然了,老马小马都会忽悠。 何贵这次投资的领域,让人根本看不懂,并且投资额度不小? 再分析也没用,想要跟风的也要稳一把,因为这投资太大了,当然农作物基因与种子库,国外本来就有学校在搞这个东西。 京都这边,马上要做明年的预算了,明年预算的大头是化工项目,油气管道项目这个已经做了预算了。 大化工项目设备才刚刚从外国启程,等到安装结束,运行,起码在后年底了。 何氏机械厂再次进行扩产,何贵上次批准了,预算做好了,另外就是每年多少的盈利会拿来做研究,有个固定比例,比如10%。 然后还有一个底线,比如几亿,不够这个数字的,就要填满。 何氏机械发展起码可以持续二十年,挖掘机,铲车,大型工程设备等等的,矿山工程机械。 明年扩产的资金是15亿人民币,这种大型企业扩产,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是很大的,何贵这边扩产15亿,那么上下游的钢厂,其他配套厂,整体下来起码超过百亿,还会间接的影响到矿山,能源等等的。 这也是为什么IBM遇到危机就会影响一大片,IBM投资十亿美金扩产,那么影响的上下游产业链就更庞大。 下一个是何氏汽车,何贵准备把卡车与乘用车拆分成立子公司,这样方便管理。 不过何氏汽车也面临着本子汽车的冲击,何贵看了看何氏汽车的情况汇总,本子的商务车在国际上与何氏汽车竞争比较激烈。 何贵摸了摸下巴,想到了一个馊主意,就是购买一批捐给殡仪馆,何贵这边的商务车在购车协议就有严禁改装等等的,就是怕人用这一招。 “这个想法有些太损了,自己肯定不会出面的,那么找谁出面呢?”何贵心里嘀咕着。 本子的汽车省油,皮实,另外主要是何贵的汽车不便宜,另外主要是产能不足,国外油价下跌,所以汽车销量也好起来了,然后国内也是市场大爆发。 何氏汽车质量第一,每一辆汽车都要做到质量第一,不会存在说门装错了的错误(某进口车两边门子不一样……哈哈。) 扩产的速度比较慢,当然也正是这样,口碑一直都很好。 卡车与汽车分开,研究所也要分开,这是必然的,以后卡车主攻卡车,乘用车主攻乘用车。 乘用车方面还要加大研发力度。 其实怎么说呢,汽车从21世纪的初期,到后面几十年,也就出了一个电动车,辅助驾驶智能系统或者说油电混动系统。 至于什么其他功能,在20世纪末都已经有了,只是当时是豪车的配置,什么座椅通风,加热,什么音响,什么倒车雷达这些平民化了而已。 “电动车布局还早不早?”何贵又在琢磨电动车。 电动车其实早就有了,最早是铅酸蓄电池,什么时候电池的续航可以达到一千公里了,那么燃油车就没有什么前途了。 当然了,还要看性价比,电动汽车动不动几十万,买个十万燃油车开坏了也没有那个多成本。 还有配套设施,什么时候充电设施有加油站那么多,就可以了。 另外还有充电技术,加油十分钟,充电一小时……。 其实电动车怎么说呢,虽然说使用的便宜,但是配套设施也不便宜,在家附近好说,可以随时充电,真的长途的话,在高速充电一个小时,时间成本也在里面。 上下班可以用电动车,跑业务,出差,以及长途比较多,还是燃油车。 另外就是电池,开几年要花几万换电池,电池的寿命,安全性,另外电动车大部分是智能系统,这玩意一旦出BUG,所以系统安全感觉还是需要监管,不能说企业私下里就弄了。 何氏汽车的业务分离,何贵直接召集何氏汽车在京都的办事处,把这个意思传达下去。 业务分离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人员,财务,售后,制造,供应链后勤等等的。 人员肯定会多的,但是也多不了多少,毕竟以前这些业务还是有的。 这样是方便管理,如果还在一个企业,那么乘用车赚钱,企业高层肯定会把研发制造朝赚钱的方向倾斜,这是必然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公司都要把旗下业务拆分,这是主要原因。 何氏汽车拆分之后,就变成了何氏汽车集团总公司,下属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