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论道古钟响,争鸣震四方! (第3/3页)
“只是不知道,是哪位有名的大家当面!” 有人放下了竹简,面上隐有意动。 “上一次争鸣堂论道,还是五年前的儒脉荀子,以‘人定胜天’之说,博得了满堂喝彩,开辟了荀学流派!” “就是不知道,这位先生又是何方神圣,能提出何等见解?” “诸兄,何不同去,一观争鸣之盛景?” “须知道,这可是几年都不一定发生的大事!” 有人兴奋的起身,当下就要踱步而去,呼朋唤友了起来。 诸如此景。 偌大稷下学宫,皆是如此! 这便是,那名为‘争鸣’的露天广场,为何席位如此之多的原因所在了。 争鸣讲道,既是开一流派,只单诸子认同,又有何意义? 每一名走在知识与超凡道路上的学者,都应该勇敢的定下属于自己的判断。 贤者与宗师们的学说,也是有着一大堆的拥护者的。 而他们讲学的意义,就是为了后进的人族,能够走在由得他们开辟好的前路之上,走的更加顺畅。 这些学说与道路,哪怕最开始并不完善,但一代又一代的不停积累之下。 终将也会在未来的某一日,成为真正的通天大道,自此一片坦途! 这,便是诸子百家,稷下学宫存在的意义。 为凡民与人族,踏出前路! 一时间,各家学士闻讯赶来! 稷下学宫求学的百家学者,来来去去,去去来来,大概拢共约有近两千人。 这一下,几乎将整座学宫,都给惊动到了。 至于站在这学宫顶点的诸子。 也都收到了‘争鸣’的讯息。 ... 儒家,讲经堂中。 近十年来,声名最盛,被誉为继夫子与孟轲之后,文脉最为有望封得圣名的荀况,放下了手中的竹卷。 而在他讲经之下,那一众学子,也都被外界的论道古钟惊动,不由举目望去。 这一身青衫,面容棱角分明的儒士,听得动静,将眸光向外望去,当下爽朗大笑一声: “继我之后,又有贤者踏上稷下,欲与我辈并肩!” “且去,且去!” “看看到底是哪方流派的宗师,来这稷下扬名百家?” 说罢,青衫人影收拢竹卷,大步迈出。 余下学士面面相觑,连忙跟随其上。 ... 墨家。 简单的朱红阁楼内,一架古琴之前,有一面容平静,一身简朴黑衣,面上饱经风霜的中年,站起身来。 墨门为当世显学,又主张兼爱非攻,是百家最为接近凡民的流派,放眼七国,九流之间,皆有墨者的身影。 其中能有诸子功业者,更是不在少数。 而作为当世名扬天下,诸子百家的圣地之一,稷下学宫。 自然不可能少了墨者的坐镇。 刚好凑巧,墨者的当代钜子,开辟了墨家学说的墨翟,如今正好在这稷下学宫暂居。 正正好,就撞上了论道钟响,百家争鸣的事儿。 墨翟背着手,听闻到了那楼外的沸腾喧闹,于是径直便走向了门外。 稷下争鸣,此等事件,哪怕是对于他而言,也是值得一去的。 不为其他。 只因凡是能过了学宫祭酒孟轲耳目,继而开启争鸣堂,论道诸子的人物。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自不会有差劲的。 此去,若能再见一位百家诸子诞生,当是幸事! 为人族贺! ... 除却儒、墨两家外。 法、兵、名、农、医... 纵横、阴阳... 等等诸流派。 凡是得空的诸子大贤,也是先后起身,整理衣备,便往那处被孟子叩响古钟,随即召开的争鸣堂而去。 本来空无一人的露天广场。 随着季秋到来。 顿是风起云涌! 足以容纳一千多人的石阶席位,被到来的学士争先恐后,鱼贯而入,很快便座无虚席。 可谓是人山人海,沸沸扬扬。 他们,都是前来观摩的。 看看究竟是哪位大贤, 将在这稷下学宫的历史之上,再度添上名讳! 继而,名震八方!卢锅巴的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