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346章 王徵到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6章 王徵到来 (第2/2页)



    在信奉君子动手不动口的晚明风气里,王徵是一个亲力亲为的科技达人。

    风力、水力的自行磨、风车行远、风轮转重、自行车、轮壶、代耕、天球自转,地堑自收,水轮自汲、水漏自升……

    这都不算啥!

    蒸汽机这东西,惯于为科技发展找一个具体人的华夏,后世给安在了瓦特的头上。

    实则不然!

    这世上的机械,仅有绝少的一部分,是某个人忽然灵光一现的产物。

    大部分机械,都是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在前人的经验上,让它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蒸汽机这个东西,在瓦特改进之前,早就出现了。

    后世西方公认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港的希罗,于公元1世纪,发明的汽转球。

    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潘,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高压锅后,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

    同时代的萨缪尔·莫兰也提出了蒸汽机的主意。

    而早在这两人之前,王徵已经将蒸汽机做了出来。

    甚至,还已经做出了利用蒸汽机的模型机械。

    王徵早些年编撰的书里,记述了这些科技:

    火船自去、火雷自轰、云梯直上、云梯斜飞、气足发矢、自转常磨、自行兵车、活台架炮、活钳擒钟、神威惊敌……

    这些机械,运用的就是蒸汽动力。

    他发明这些蒸汽机械,并整理成册的时间,最晚不低于1616年。

    王徵是1571年出生的,出生书香门第的王徵,父亲王应选也是一个机械大拿,王家是富贵人家。

    24岁时,(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王徵就考中了举人。

    可以说,那时候的王徵,正是人生得意时。

    此时,正值大明巅峰时期,内外部的环境都可以。

    王徵年纪轻轻,又拿到了举人的功名。

    不愁吃喝,又有银子的王徵,就开始潜心研究机械。

    在他决心考取进士做官之前,王徵编撰了《新制诸器图说》,其中,就包含了上面的这些机械的制造方法。

    万历四十二年(1594年),王徵进京赶考前,第一次见到西方人庞廸我,见识了宣传天主教的册子。

    这是西方事务,第一次走进了王徵的眼帘。

    王徵旅居北京赶考期间,认识了西方传教士金尼阁、汤若望、龙华尼、邓玉函。

    因为有了之前天主教宣传册的影响,王徵成了天主教徒。

    并向传教士们学习拉丁文和西方科学知识。

    根据对西方传教士口授知识的整理,王徵于1627年写成了《远西奇器图说录》。

    很多人说王徵的蒸汽机,是在西方人的指导下研究的。

    实际上稍微研究一番时间线,就知道并不是这样。

    王徵认识西方人,是在万历四十四年之后,这个时期,正是王徵发奋定要考中进士期间,更是常住京师二十年之久。

    他出版《新制诸器图说》,是在考中举人之后,万历四十四年决心赶考之前,也就是1616年以前。

    试问,直到1679年,西方才有了蒸汽机的模型和理念。

    又是如何才能提前近七十年时间,将后来的知识,教导给王徵呢?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