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左懋第出使 (第2/2页)
主战派出不了头,割让京畿,通好大清这个割燕之议,就这样通过了。 左懋第被命为使者。 …… 但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郑鸿逵这个搅屎棍竟然来了! 还是带着大明最厉害的水师! 这让东林、复社,顿时如丧考妣。 也让左懋第大喜。 有了郑鸿逵作为支持,自己的主张未必不能成行啊! …… 政治斗争是最复杂的。 别看马士英、阮大铖等人,与史可法不对付。 为了争权夺利,更是彼此攻击。 然而,在“和”、“战”这件大事上,他们却是一致的选择了战! 当然,复社中还是有些有识之士,一样是选择了战的。 只可惜,他们人力单薄,无法抵挡住东林复社的熊熊大火。 议和成了定局…… 要知道,马士英、阮大铖虽然有鼎立朱由菘之功,然而两人党羽稀少。 一个是自戴罪戍边之身,刚刚复起没几年之人;一个是阉党,在江南这个东林复社大本营,堪称是步履维艰。 自从东林里的主战派史可法,被排挤的离开朝堂,过江总镇江北之后,马士英、阮大铖几人便越发的孤木难支。 史可法虽然是东林大佬,然则…… 前些时日,在“正人”的鼓噪下,江南朝廷斩杀了北京逃过来的一些大臣。 史可法看不惯了,于是说了这么一番话: “原籍在北方的大臣,应该让他们到吏部、兵部听候录用。 否则,恐怕会使他们南下回朝之心绝灭。” 又说: "北京的祸变,凡属臣子的都有罪愆。 在北方的官吏,如果都应当跟先帝一道去死! 难道在南京的(官员),都不是先帝的大臣? 像我,不才,在南京主管枢机,马士英沾了国恩,担任凤阳总督…… 我们都没有能率领东南的全部优势兵力,迅速支援北都。 镇守大臣刘泽清、高杰,因兵力不能支持,倒过来向南方逃跑。 …… 如此说来,先应该追究的,是我们这些大臣的罪过! 我们竟然因为拥立陛下(指朱由菘),不仅没加诛杀,而且一次次得到恩典。 我们南方的大臣如此! 而单单对于在北方的大臣们,却毫毛不放,一概绳之以法。 岂不是闲散小吏,罪责反比南枢(史可法自己)、凤督(马士英)还要重大了吗? 我以为——应该选择那罪状显著的降官,严加惩治,以示指教。 如果大臣未曾接受乱贼的任命,或曾受乱贼刑罚的,可以撇开不加问罪。 那些在北方逃避战乱,犹豫多时,而后才到朝廷来的,允许他们戴罪入官,讨伐敌人。 这些人可以到我领的军队里,酌情录用。”(以上史可法原话) 平心而论,史可法的这番言论,才是稳定弘光朝堂的利器! 拉拢一切能够拉拢的势力,是对敌人最大的削弱。 政治不就是拉一派、中立一派,打一派么? 然而…… 这番话,却让自诩“正义之士”的东林、复社等,大哗。 于是,江南无不喝骂史可法。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