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383章 作死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3章 作死啊 (第1/2页)

    对于这个多才多金的好兄弟,郝摇旗是真舍不得啊!

    这些日子,他都送了自己多少好东西了!

    郝摇旗依依不舍,郑森眼睛也是有些发红。

    他抓着郝摇旗的手不愿放开:

    “大哥只管放心,今后只要有小弟的一碗米饭,就有大哥你的半碗吃食!”

    “咱们亲兄弟不说两家话,今后大哥但有所需,只管给小弟来封信就是,小弟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为大哥排忧解难!”

    郝摇旗看着这个被自己忽悠瘸了的傻兄弟,真情流露:

    “贤弟,陛下相召,大哥不敢耽误你的前程,待你回来,大哥再与你不醉不休!”

    “哈哈,那是自该!”

    郑森上了船头,抱拳行礼:

    “大哥,小弟这就去了!”

    言毕,郑森一挥手,下令士卒扬起船帆,借着大陆地区夏秋季节常有的东南风,扬帆起航,朝着新都而去。

    郝摇旗站在码头上,久久不语。

    郑森这个兄弟,交的是真值啊!

    ……

    有的人,哪怕明知必死,为了国家,却义无反顾,飞蛾扑火般的冲锋陷阵。

    有的人,享尽了下里巴人提供的安稳,做的都是男盗女娼之事,遇上了危险,却直接卖了祖宗。

    就在郑森带着“偷”来的船队,进入大明新都京师地界的时候,一行人却乘着船,即将离开。

    这行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朱由检下令“数部联查”的张大隆刀具铺上下众人。

    徽州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群山环绕之地。

    有民谚:十世不修,生在徽州。

    说的就是徽人生存环境的恶劣。

    因为耕地稀少,徽人男丁生下来之后,丢在私塾里学几年,若是不能考文,就会被家长塞了一个被窝卷,丢出门外,任其自生自灭。

    这样的氛围下,徽人最出名的就只有两件事——读书做官,经商赚钱。

    自宋朝开始,大量的人口因为躲避战祸,迁往徽州地界。

    徽人人口爆炸的同时,这种生存习性更进一步的被放大了。

    明清两朝,徽州是出了名的文教之乡,也是出了名的商贾之乡。

    任何一个地方的风俗形成,都是有着客观环境的。

    徽州艰难的生存环境,使得徽人养成了团结而排外的习性。

    官场上,徽人彼此内斗,争权夺利的同时,又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为徽人提供着便利。zWWx.org

    商场上,徽人更是彼此吞并,尽力将自家的生意做得更大,同时,又会扶持同乡商人。

    巨量新商贾的涌入,又使得徽商遍布天下。

    有一个不太准确的数据,明中叶以后,徽商数量,占据了天下三成之多,在典当、木材等类,更是一度超过了半数!

    有钱、有权,又有无尽生力军。

    官商相互,官商扶持的徽人,在明中之后,成为了最特殊的一个群体。

    ……

    朱由检确立新都之后,嗅觉敏锐的徽商,就看到了机遇。

    张小泉商号,更是最早一批进入新都的徽商之一。

    然而,当朱由检密令下达之后,被刁难的无法生存的张大隆掌柜,当即就将这一情况汇报到了本号内。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