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黄河横流数千里,中州大地无人家 (第2/2页)
如果侯方域真的德高望重,真的如他们所说那么厉害…… 太祖爷爷会这么说? …… 我写冒辟疆那一段,有人问我为何不用侯方域? 我说他德行有亏。 却引来质疑。 我想问:这千万冤魂,该去找谁? 说实话,方以智都比他要高贵的多! 站着说话,尊驾腰疼乎?胆寒乎?敢走夜路乎? 那是千万条人命啊! 不怕做噩梦吗? 诚然,扒开黄河的是张存仁! 但是,你侯方域要是稍微有点气节,就不会跑去又是下跪磕头,又是喊爹,又是出谋划策的…… 兴许,就不会有扒开黄河这件事呢? 杀人者,固死刑! 递刀者,犹可恨! …… 同样的大儒,同样的东林复社成员,人家阎尔梅,不但自费家私、毁家纾难,组织7000人的队伍抗清。 更是在弘光朝灭亡后,北上参加榆园军。 不惜违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圣人之言,剃发为僧,借助和尚的身份,四处联络志士,抵抗清朝。 更是临死时还在嘱咐后人:“恪守明朝习俗,不仕清朝。” 敢问:侯方域气节何在? 当时,江南出身的陈名夏,在清廷为汉臣之首,一度引发了“南北之争”。 这件事闹得很大。 南北之争是清朝官场最大的斗争,这件事最终又牵连出了江南三大案,累计最少一万五千余官员遭到贬斥、罢免、被杀,受牵连人数在百万以上。 …… 侯方域作为北方出身,顺治八年参加科举的原因,是否是因为南北之争,已经无从得知。 侯方域参加顺治八年乡试的时候,还给南方人(江苏)吴梅村吴伟业,写了一封信,让他不要出仕。 自己却屁颠屁颠跑去参加科举了。 顺治十年,吴伟业复出。 时人是这么讽刺他俩的—— 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 千人石上千人坐,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语娄东吴学士,一朝天子两朝臣。 …… 大丈夫生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等人,纵然我老家还是河南的,与他同省,也难让我恭维。 不说那么远的了,那彭而述还是我们镇的,照样如实记载。 汉奸就是汉奸,休想我避讳! 弘扬忠义,将败类钉在耻辱柱上,才是正义! …… 而侯方域自己…… 顺治八年,就在张存仁侯方域屁颠屁颠的跑去参加科举,然后…… 毒士谁敢用? 没中! 没中就算了,清廷还给了他一个“副榜。” 讽刺不? …… 顺治九年,侯方域给自己的书房改名“壮悔堂”。 顺治十一年,37岁,郁郁而终。 (关于侯方域乡试,有说他是消极应对啦,我们侯侯只做了一半,只写了五道题啦,我们是心向大明的啦…… 呵~! 乡试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三天内不得出来。 就不说前两场能不能交白卷的问题了! 而第三场,一共就五道题。 却不知——这总数才五道题,已经做了五道题…… 所谓的“只做一半”,从何而来? 不要忘了,侯方域写的哪五题,他自己可是给记录在了自己的《壮悔堂文集》第八卷中。 他写的是——策论。 也就是第三场的考试内容!) ……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