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461章 八大家入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1章 八大家入套 (第2/2页)



    (这17人中,官员10名,商贾7名)

    当然,在懂行人眼中,这不过是酒后笑谈罢了。

    要知道,历代被放在明面上的富豪,都不过是小儿科而已!

    不说别的,与他同时代的徐阶,便能全方位的碾压他。

    历朝历代,真正有钱的,反而隐姓埋名不见于报端。

    明朝及明朝以前的历史,是全方位被篡改、被涂抹、被销毁的历史。

    清朝长达两百五十年的文化大焚毁,使得遗留下来的明朝资料,大都是经不起详细考证、推敲的。

    要知道,单单文字狱那一百五十余年中,我们能够考证到的,被烧掉的书就有五百三十八种类别,一万三千八百六十二部之多。

    至于真正被焚毁的数量,已经无从考证了……

    明朝商贾的能量之大,也已经无法考证……

    ……

    明朝商业之繁荣,虽然今日已经无法考究,但是透过字里行间的点滴记载,点点滴滴的还原,还可以窥见当时的一丝盛况。

    而作为明末商业之最的徽商,当时究竟有多么强盛,就可见一斑了。

    对于徽商来说,一万万白银虽多,八大家还是要凑一凑,但是,当真是洒洒水而已。

    这都是小钱!

    ……

    十二万间店铺,平均下来,一家店铺也就是分担几百两银子而已。

    八大家的族长们彼此商议了一番,决定先将弘光朝的一千三百万税银动用了。

    这么一来,每家还需要拿出一千万两。

    而汪氏家族,则单独再拿出来七百万两。

    这笔钱虽然多,但是,郑鸿逵说的不错,五千万的货物,最少也能卖出一万万五千万的银子。

    虽然货物总量大,销售困难,一时难以变现。

    但是,对于遍及天下的徽商来说,却也不算啥了。

    无非就是费点事,将货物散开到整个大明罢了。

    一旦做成了,那可就不得了了!

    在场众人,怕是每家的资产,都要增加一大截!

    这个险,八大家决定冒一冒!

    众人议定了——吃下它!

    虽然汪氏家族多出七百万两,汪然明却也不敢有异议。

    之前生祭明皇的时候,他已经占足了便宜。

    况且,又是因为他家去年那件事,众人才不敢去求方正化的。

    此时,多出了银子,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汪然明多出了钱,他自然是有些不快的。

    当即,就有些不满的开口道:

    “那要是朝廷追究起了这笔税银,又该如何?”

    众人哈哈一笑,自然明白汪然明在担心什么。

    祝东道道:

    “既然让你多出了银钱,自然不会再让你分摊了这笔税银。

    我是这么想的,朝廷那边不是要兑换成了粮草,供应军卒么!

    正巧,咱们徽州便在边界处,运输粮草花费要小很多。

    这笔粮草,就不需要汪家再出,由我们七家平摊了。“

    祝东道拍了拍汪然明的肩膀,笑道:

    ”汪老弟,我的这个办法,你可能接受?

    这么一来,等于是你家,只比我们多出了五百万而已。”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