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472章 大明风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2章 大明风华 (第1/2页)

    车书会同,指的是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天下定于一统”,是一种皇朝传承的象征。

    大明太祖朱元璋,在定下国宴九奏节目的时候,心眼子贼多……

    (当然,这是说笑,开玩笑的。)

    第五轮,奏《振皇纲之曲》,跳《百戏承应舞》。

    这个的含义是皇帝权力最大,各行各业都要遵守皇朝规矩。

    第六轮,奏《金陵之曲》,跳《八蛮献宝舞》。

    这个曲子和舞蹈,是朱元璋特意定下来的,那时候首都是南京,也就是金陵。

    这一轮,代表的是大明力压四夷,万族来朝。

    老朱的心思之深,可见一斑。

    (那些攻击朱元璋,贬低人家的,好好看看,就这顺序,你想得出来吗?)

    第七轮,奏《长杨之曲》,跳《采莲队子舞》。

    这个代表的是天下承平,国泰民安。

    《长杨之曲》脱胎自汉朝乐府曲《长杨赋》,歌颂历代帝王功德的。

    老朱定在这里,是对华夏历代君主之功的肯定。

    正所谓政治无小事,任何一个动作,都是有深意的。

    若讲抗元功德,谁有张士诚大?

    人家直接锤爆丞相脱脱的百万大军,使得元朝再无镇压起义军的能力。

    为什么最后是老朱得天下?

    那些不当人子的,污蔑人家之前,先想想吧!

    就人家老朱的政治智慧,你能及万一吗?

    第八轮,奏《芳醴之曲》,跳《鱼跃于渊舞》。

    这个的含义最有意思,代表的是——你们跟着我老朱家混,是幸福的,你们鱼跃龙门了。

    也表示大明选士,取之于民,大明的每一个百姓,都有跃龙门的机会。

    第九轮,奏《驾六龙之曲》。

    这个就是重申皇权的神圣性了……

    这一个曲子,跟最开始的两个,是对照的,这三次,只有曲子,没有舞蹈。

    有音乐有舞蹈的,只有六轮,也就是第3/4/5/6/7/8轮。

    而百官,需要给皇帝敬酒九次。

    因为武士舞蹈后的同饮,是不计算在九轮敬酒之内的。

    九为极数,代表天下九九归一。

    九轮敬酒之后,光禄寺寺卿要收走皇帝的酒爵。

    太监们要收走百官的酒盏。

    实际上,皇帝宴请百官,规矩是很严的,电视上、小说中那种喝醉酒闹事的局面,根本就不会出现。

    之后,就是上大膳,也就是正菜来了。

    上菜的时候,要奏大乐,也就是正乐,按照先秦的叫法,这是雅乐!

    就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那种……

    明代大乐,是笙、鼓、萧、琵琶、古琴等混合演奏,按照现代的说法应该是交响乐。

    一般有《贺圣朝之曲》、《普天乐之曲》等。

    伴随着大乐,太监要进献花卉。

    宫女们抓着花瓣,抛向天空。

    这个花瓣,要洒在除了皇帝、皇后、太子之外的所有人身上。

    这就是为什么道家小说中,法力高通大能,一出场就出现漫天花瓣的原型。

    因为皇帝身上不能洒花瓣,所以,有了进献花卉的举动。

    也有说法认为,花瓣是花卉产生的,这一幕代表的是皇家赐予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