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474章 外科之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4章 外科之祖 (第1/2页)

    吴有性笑道:

    “将军但摸无妨!

    陛下给我的册子上说了,这种病菌,虽然是不好的,但是,人体也有好的菌体,是能够抵抗它的。

    正常的接触,是不会传染的。

    当然,这是在触碰的地方,皮肤没有破损的情况下。

    还有,摸完后记得洗手,最好是用肥皂清洗一遍。“

    早在北宋时期,不说肥皂了,就连香皂都制造出来了。

    大明时期,肥皂香皂早已成为了大宗货物之一。

    甚至,康熙初年,士绅被砍服了,只好乖乖纳税后,经过武关转运的两皂,一度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左良玉大喜,急忙弯腰致谢:

    “劳烦吴先生了!”

    吴有性笑着点头:

    ”将军还请饮了草乌散。

    将军睡上一觉,待醒来,便已经好了!

    将军安心,这是小病。

    我只要切去了病灶,然后配药提高将军的体质,将军今后尽量注意点,不要心情激动,忌点嘴,就没事了。”

    既然找到了病灶,要治理起来,可就简单的很了。

    再加上朱由检特意给与的手术防护办法,吴有性又用显微镜看多了各种器物上的细菌数量。

    他已经知道如何规避手术感染了。

    先让左良玉换上沸水煮过的病号服,然后给左良玉灌了草乌散。

    吴有性这才让随行的学员,取来沸水,给手术刀消了毒。

    左良玉是武将,身体素质要比他实验的那些死囚高多了。

    吴有性生怕局部麻醉不好,特意给他使用了全身麻醉的办法!

    吴有性有把握能治好左良玉的病!

    ……

    明代以前,我国医术的发达程度,简直就是神迹!

    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方》中,记录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

    其中尤以外科病最为多见,包括了外伤、动物咬伤、伤痉(破伤风)、痈疽、溃烂、肿瘤、皮肤病和肛肠病。

    并且,书中清楚的记载了,使用麻醉药物的情况。

    这可是西汉初年的古墓!

    那特么是公元前呐,距今两千多年了啊!

    东汉末年,华佗发明的麻沸散,虽然因为晋朝之后的动乱,已经遗失。

    但是在《后汉书》的记载中,清楚的记载着:外科手术后四五天,伤口愈合。

    这个时间,和今天的外科手术愈合时间完全吻合。

    华夏古代的方方面面,都是可以和现代情形相对应的。

    全民修仙、扎着脖子不吃不喝,只为建造“祖宗古迹”的西方,能做到吗?

    在晋代,葛洪记录了清洗伤口的办法——盐水清洗。

    (按照事物发展的定律来讲,他肯定不是最早,这仅仅是我们现今能够找到的最早记录之一。)

    隋唐汉家重新安定天下后,一代代医家大牛,孜孜不倦的研究着药理,试图还原麻沸散的配方。

    这时期,麻醉方法已经极为成熟,并成功的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里。

    在隋唐时期的医书记录中,出现了最早的缝合手术记载。

    使用的缝合线,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