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内黄城头明旗扬 (第2/2页)
利了!” 张罗辅握住张沐的手,一手扶起他的头,让他看向了已经完全不能反击的城头。 “张兄,好好养伤吧,等你养好了有用之身,咱大明朝自有张兄的用武之地。” 张沐笑了。 井阑上的枪手,压制住了城头。 正在挖掘城墙的民夫,再也没了伤亡…… …… 历史上对张沐的记载不多。 他是孙奇逢学生,为官清廉不说,还是干才。 孙奇逢抗清失败后,逃离河北老家,隐居河南。 后来,河南抵抗势力也逐渐被清廷消灭,孙奇逢没有地方可去。 张沐于顺治15年,考了清朝科举,花钱活动到内黄做了县令,他将孙奇逢安置在内黄,亲自庇护。 五年后的康熙二年,东窗事发,张沐被罢官。 张沐就跟着孙奇逢一道,以治学为生。 期间,伴随着南明势力的消散,清廷先后11次招募孙奇逢做官,孙奇逢坚决不去,人送外号“孙征君”。 因为张沐的这些举动,时人也称张沐为“上蔡夫子”、“当代真儒”。 康熙十八年,吴三桂败势已显,到了安定天下人心的时候了。 此时,孙奇逢已经故去四年时间。 于是,康熙起复张沐,派到四川资县(资中县)做县令,两年后,吴三桂失败,张沐辞官,此后隐居民间,治学为生。 张沐记载了一件事——康熙十八年的资县,被杀的只剩下了200人…… (特意再说一句,除了为了对比而出现的底层百姓外,我书中出现的人物,九成九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吴檠遴等寥寥“人才”,是为了还原圆嘟嘟等士绅的操作,而故意设定出来的。) 孙奇逢,是此时天下第一大儒。 在真实的历史上,此时的他,是无人能比的。 到了近代后,因为江南文风昌盛,出身江南的前人,名声就越来越大。 反观河南,自从乾隆退位就开始白莲起义了,直到国朝定鼎,长达一百五十多年,一直都在动荡,若是算上清初这段时间,整个清朝,河南也就安定了不到百年时间。 而河北呢,更是自从跑马圈地开始,就文风不昌了! 没有人宣传,孙奇逢沦落到了无人知晓的地步。 …… 夜幕渐渐降临,伴随着轰隆一声震天巨响,城墙倒塌了几十丈宽的一片。 汹涌而下的砖石瓦砾,填平了脚下的窦公河。 而早已撤离墙角的义军,顿时欢呼起来。 张罗辅早已严阵以待,眼见城墙倒下,硝烟还未散去,他就大吼一声: “儿郎们,冲啊!” 马鹏亲手持着大明日月旗,第一个朝前冲了过去: “兄弟们,跟我冲啊!” 明军手持腰刀、火枪,朝着呛人的灰尘里冲了进去。 “杀啊!” 喊杀声,回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伤腿被打了夹板后,执意要亲眼看着明军冲入城内的张沐,嘴角的笑怎么也止不住! “杀进去了! 杀进去了!” 张沐笑着笑着,泪流满面。 …… 穿上女人衣服,欲要混入人群逃跑的县令,被明军五花大绑,按在了刚刚他还高坐在位的大堂地面上。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