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妄语邪魔称正道 假托世系号天师(下) (第1/3页)
攀扯完了感情,自然不能忘记正事。 张天师已经着人到洛阳城中所有的道场走访了一遍,收集线索。 范无咎和谢必安苦熬了一夜,才将所有碎片化的信息整理在一起。 按照他们的判断,五斗米道一行人应该在五日前西去,入了伏牛山。 依道家传说,伏牛山乃是太上坐骑青牛所化。 其主峰,名景室。 景者,光也。 所谓景室,就是光明之顶,传说是道家先圣老子化太上之前的修真之所,历来为道家圣地。 五斗米道既然皈依太上,崇光明,拜上帝,他们西去汉中很可能会挑选景室山落脚。 庆云谢过天师,与诸人话别后,又与众兄弟详议。 事涉华阳先生,寻师一事,祖暅之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李神俊出陇西李氏,对先贤故地十分熟悉,因此主动请缨作为向导。 有了前车之鉴,庆云行事明显更谨慎了些。 张重是否就是华阳先生所指认的龙王,此事仍有待考证。 庆云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此番西行,万一搭上了所有人手,却赌了一个错误答案,那局面就更加被动了。 于是小龙王刘赢二人此番便不与众人同行,留在京畿随时关注各方消息。 伏牛山是秦岭东向的延伸,与熊耳,外方两山呈扇形张开,探入豫东平原。 三山山体多石,深秋时节,白石,绿树与红枫互见,斑驳交错,怆然无声,颇有几分秋叶之静美。 自洛阳入伏牛,需要延熊耳外方两山之间的伊河河谷溯流而行,直入栾川,在路程上比嵩山还远了半日。 伊水之神,是为伊尹,本是商王太乙(商汤)的良助,被后人尊为元圣。 伊水之甸,元圣肇始之地,帝所出焉。 昊天上帝的正溯究竟是元始还是太上,最早的争议就起于这三山一水之间。 庆云一行当然不是来考古求真的。 虽然李神俊出自陇西李氏宗支,是太上化身老子的嫡系后人, 这里的一石一木,一山一宇,在他口中都能说出个讲究。 但他也知道庆,祖二人无心细听,所以也只是拣紧要处略作分说。 他们自定计后的第二天清晨出发,快马到了伏牛山麓,已是午后时分。 几人在山脚的道观拴了马匹,又赶了些许山路。 行至半坡,大约已是傍晚。 远出重山间可以望见一株红枫,似是极有年头的古树,枝叶繁茂,势欲参天, 在这个季节,红得都仿佛能滴下血来。 果然,一蓬红叶坠入云海,染红了整片烟霞。 落日的余晖在枫冠的映照下也显得黯然失色。 “好一颗古枫! 树龄至少过了百年吧!” 庆云忍不住赞道。 “何止百年! 这里便是先公太上当年悟道的地方。 先公就是在这颗枫树之下顿悟天地至理,获得了贯通天地的力量,一剑开天门。 自古枫再向前一里,就能看到当年太上公一剑开天门的遗迹。”zWWx.org 李神俊提起先贤神迹,说得是绘声绘色,唾沫横飞, 但是庆云的面色却越听越凝重。 “怎么了?” 祖暅之似乎察觉到庆云表情有些异常,试探着问了一句。 “有打斗的声音。” 庆云凝眉细听, “就在那株古枫的方向。” 他随手一指,李神俊便也不再言语,随祖暅之一起扶耳仔细辨认。 “没有声音啊?” 祖暅之诧异地望着庆云。 “我也没听到什么动静。” 李神俊跟着附和道。 庆云挑了挑眉毛,心中暗道,难道只有我捕捉到了风中隐隐传来的呜咽声么? 是的。 若有上帝,一定会这样回答他。 自从庆云以次声波助力修行内功, 他的肌肉骨骼对于这个波段的振动已经变得非常敏感。 换句话说,他已经具有了感应到特定频段次声波的能力。 远方,也许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战斗, 没有呐喊,没有兵器碰撞的声音,但是却能引起周遭的气流波动。 这应该是一场内家炁功的终极比拼!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