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节 抉择 (第2/2页)
不可! 否则,人家长沙王吴苪为汉家呕心沥血几十年,最后连封国都绝嗣了,不给他的庶子们一些好处,那天下人还不就要说闲话了? 卫信,倒是个意外之喜了,他老爹叫卫绾…… 就这个关系,刘德就必须取他! 谁叫当年卫绾还做过刘德的蒙师呢! 至于公孙贺,不需要解释了,他是将来的大将军卫青的铁哥们,能力虽然似乎不咋样…… 但人家有个好爹,现在的陇西太守公孙昆邪是也! 张进嘛,周远的马甲呗。 只不过张进作为乙榜上的人才,只能放到最后一名了。 理由嘛? 他写的策文刘德欣赏行不行! 后世的东方朔不就说过吗? 用之则为龙,不用则为虫。 作为上位者,刘德说行就行,不行也行! 这十二人的名单拟下之后,刘德坐在案几前,再凝视了一番所有的一百位士子的名字。 说实话,这其中至少还有三人,刘德是想要录取的。 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政治有时候,真不是正确的选择就一定正确。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刘德看着那三个后来官至太守甚至九卿级别的人名,为自己找了个借口。 不是他不想选,而是现实不容许他选。 否则,一个考举录取的十二个人,人人都是天赋异禀,能力手腕一流的大才,这实在就有些犯忌讳了。 或许换句话说,这三人的能力还没大到让刘德能甘愿冒着风险录取他们的地步。 不过…… 颜异、郑当时、宁成、靳石,四个将来的两千石,加上一个将来为卫青准备的添头公孙贺,刘德觉得自己已经很满意了。 于是,他将写好名字的纸,递给王道,命令道:“拿去给剧孟、张汤、汲黯,让他们明日以古代公侯奉请客卿的礼节,去将这十二人请进宫里来,声势嘛,弄大一点,越大越好……” 后来宋代科举进士,要骑马游街,享尽一切可以享尽的荣誉。 其核心思想就是抬高进士的地位,让人知道,进士的好处。 刘德这样吩咐也是同样的考虑。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考举同样也需要一定的造势和宣传,让人们知道,考举是个好东西。 当然,也要把握好一个度。 刚刚打发走王道,门外就有宦官来通秉:“殿下,刘阏殿下来了……” “快请!”刘德也有些日子没见这个弟弟了,上次便宜老爹说,刘阏将被封为河间王,想来,这些日子宗正也该拿出方案来了,这么说的话,看样子,刘阏是知道自己将来的去处,来感谢兼道别了。 汉代制度,一朝封王,就必须就国。 “只是不知道其他人封的是什么?”刘德想着——既然刘阏成了河间王,那么必然有人会成为临江王,如此一来,前世刘德的那几个兄弟的封地就乱了,特别是,刘德想知道,便宜老爹是否会封刘荣为王?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刘荣封王,则说刘荣彻底的跟储君之位拜拜了。 刘荣没有封王,那他就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PS:嗯,今天可能做不到6更了,只能4更最多5更吧~ 咳咳,我会告诉你们我是下午睡觉去了吗? 嗯,确实有些累啊~~昨天晚上2点才上床,4点才睡着,悲剧呀~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