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八节 第一次主持廷议 (第1/2页)
这一日,刘德正陪同着代王刘登游览吴山附近的风光。 这时候,王道悄悄走过来,在刘德耳畔耳语一阵。 刘德听完,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 “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啊?”刘德在心中感慨着,回头对刘登拱手道:“王兄,父皇相招,请恕我失陪了!” 说完,他就登上王道带来的马车,急匆匆的朝着吴山上的天子行营而去。 当刘德来到天子营帐之中时,帐中已经坐满了两千石大臣与随行的校尉以上将军。 见到刘德到来,文武大臣纷纷起身相迎。 “殿下……陛下召集我等文武大臣,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窦婴走在刘德身旁,轻声问着。 “淮南王刘安被他的丞相软禁了……”刘德长出一口气,说出自己知道的事情。 “啊……”窦婴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样?” 是啊,怎么会这样呢? 刘德抬头望着帐篷的顶部。 只能说,刘安跟张释之都是在作死啊! 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以此时的情况来分析。m.zwWX.ORg 刘安被自己的丞相抓了起来,肯定颜面扫地,不论最终结果如何,他都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而张释之…… 没有朝廷的命令,就私自软禁自己的君主。 怎么看,都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尤其是站在皇帝,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来看。这种臣子,要不得! 用后世人的思维是很难理解此时的统治者的思维模式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初,季布的舅舅丁公为项羽手下大将。汉高帝刘邦在彭城一战几乎全军覆灭,狼狈逃亡。 丁公奉项羽之命追击刘邦。 两者在彭城以西的原野短兵相接,刘邦几乎就要丧命于丁公之手,这时刘邦急了,使人传书丁公求情说:两贤岂相厄哉?意思就是说,您是英雄,我也是英雄。我们两个为什么要自相残杀呢?这对您没有好处,不如放我一马! 于是,丁公不管是出于养寇自重的心理也好。还是真的脑残了也罢,果然不再为难刘邦。 等到刘邦击败项羽,登基称帝。 丁公以为自己有功,就跑去邀功。结果被刘邦一刀砍了…… 理由是:项王失天下者。丁公也。要‘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与之相反的例子是栾布。 当初,刘邦砍了彭越的头,枭首雒阳,下诏: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栾布从齐国赶到雒阳,跪到彭越的头下大哭祭祀,然后还收埋了彭越。 结果屁事没有,还升官加爵。拜为都尉,至今受到汉室天子的敬重。不论刘邦、吕后、惠帝。太宗、今上都视为国家忠臣,栋梁。 这就是差距啊! 站在皇帝的立场上来说,身为臣子就应该忠于自己的主君。 即使淮南王刘安要造反,身为大臣,也不该在他没有造反之前就动手,而是应该苦苦劝谏,然后上报天子,由天子定夺。 这才是忠臣的模板。 而张释之如今,一没有请奏天子,二没有苦苦劝谏,而是用蒙骗的手段,骗取了军权,然后软禁了刘安。 当此之时,任何一个上位者,都不大可能会欣赏这样的行为。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