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七节 新的开始 (第2/3页)
刘彻想了想,道:“每人发一百钱,一石粟米吧,剩下的,就靠他们自己去赚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道理是很简单的,刘彻也不打算滥发善心。 刘彻暂时计划让他们在思贤苑里帮着做农活,放牧鹿什么的,放鹿一天能有五钱工钱,一个月下来就有百五十钱,足够支撑这些人活命了。 至于将来,就看这些人的造化了! “诺!”王道闻言点点头记了下来。 刘彻的处置,却让身边的张汤和汲黯颇为惊讶的对视一眼。 他们此刻发现,对于太子,尽管他们估计的足够高了。 但,太子的思维和处事方式,却还是常常的出乎他们的意料。 特别是汲黯,作为官宦世家之后,他很清楚,太子的这个处置,几乎堪称完美。 “至于那一千多顷土地……”刘彻呵呵一笑。 他自然知道,这是皇帝老爹给他的一个考验。 关中田价那么高,一亩土地动辄就是好几万钱。 这一千多顷,十万多亩,差不多是十几万万钱的财富,换了任何人都把持不住。稍微有些贪财的人,都恐怕只要有机会就吞进自己肚子里。 但刘彻是太子。 想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太子,就不能眼睛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和自己的得失。 而是要放眼天下。 稍稍思索了一下。刘彻就吩咐道:“将所有田亩造册,然后,行文内史衙门。就说,孤说了。让内史衙门再抽调一批官田出来,两者合之,授田给关中无地农民吧……剧卿……”刘彻看着剧孟,命令道:“此事,孤就交给卿去办了!” 剧孟闻言大喜过望。 授田啊! 谁不知道主持授田就是捞取政治声望的最佳途径? 当年的晁错就是辅佐北平侯张苍举行了一次授田,从此才正式进入朝堂的! “家上,臣乃粗鄙之人,做这个力有未逮啊……”剧孟想了想。强行压住心里的激动推辞道。 他自然知道和清楚自己的斤两。 这授田,可不是小事情。 在汉室历史的前四十年中,授田就是最重要的国策。 汉室天子通过年复一年的授田,将自己的威权和触角深入基础,进入亭里,尤其是关中,整个基层政权,就是在授田之下,完全被汉室天子控制住了。 像这样的大事,在过去。是丞相亲自主持,天子直接过问,三公九卿密切配合。就这样,还常常闹出问题。 因为,谁能授田谁不能,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症结。 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剧孟就记得自己小时候授田时的盛况。 那时候,啧啧,整个家乡,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分家。衙门前排满了申请单**户的百姓,为了抢到一个授田的名额,械斗、仇杀是有发生。 刘彻呵呵一笑。这个事情,还真要靠剧孟去做。 原因很简单。除了剧孟手下的游侠们之外,还真没多少人能摸得清楚现在关中的底层百姓的现状。 毕竟。汉室最后一次授田,距离差不多十一年了。 当然,刘彻也清楚,授田这种事情,做好了,是大功,一旦出现什么大规模的幕后交易,那就要成一个笑柄了,甚至还会彻底的失掉现有的民心。 毕竟,给了百姓希望,又将之打碎的,是天朝的廉租房啊! 想想看廉租房最后变成什么了? 刘彻可一点都不希望,自己这个太子的名声在民间最后变成了君子剑。 于是,刘彻道:“卿放手去做就行了,孤会让汲黯在一边盯着的,遇到困难,卿也可以直接来找孤!” 剧孟这才点头道:“诺,臣必鞠躬尽瘁!” 想了想,剧孟又请示道:“敢问殿下,对授田可有训示?” 刘彻想了想,道:“暂时,三个标准吧……” “其一:年入五千钱以下之家庭,没有犯罪记录的!”年入不足五千钱,这是汉室标准的贫困界限,五千钱以上,证明这个家庭可以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最起码能吃个半饱。但五千钱以下,在关中就真的是标准的穷人了,通常这样的家庭都处于崩溃边缘,遇到难关就只能卖儿卖女了! “其二:家中有男疫于王事者!”这自然是政治正确,也是过去授田时的首先考虑对象,毕竟,这些家庭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