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节 敲打 (第1/2页)
刘彻这么大张旗鼓的进宫,自然是早有预谋和准备的。 他恭身将一份早就已经写好的奏疏呈递到皇帝老爹面前,道:“儿臣以为,太尉用兵,自有道理,朝野物议纷纷,除了干扰前方士气以外,别无他用!” 在前世,刘彻就记得后来吴楚之乱平定以后,周亚夫凯旋,虽然没说什么。 但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许多当事的将军,在后来都透露过,朝野物议导致了许多官兵心生疑窦,疑神疑鬼。 假如不是周亚夫硬顶着坚守不出若迫于朝廷压力出昌邑与吴楚交战,恐怕胜负难料。 跟这个时代多数政治家一样,为了阐述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刘彻也拉来了一副虎皮,他进一步道:“以儿臣愚见以为,此桀桀者,皆如长平之战怂恿赵王换将之辈!” 刘彻这话一出,算是开了个地图炮。 把所有对前线战事指手画脚的键盘政治家们,全部打进了误国的名单里。 既然是玩政治嘛,就得会扣大帽子。 一顶天大的帽子扣下来,先别说事情到底该怎么办,被扣帽子的人,首先得先解释清楚,自己与被指责的事情(制度、思想、言论)毫无关系。 说实话,刘彻很不喜欢扣帽子。 无论是扣别人,还是别人扣他。 因为,扣帽子除了浪费一大堆口水和加剧政治斗争外,几乎没有半点其他好处。 然而。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你不扣别人帽子,别人就会扣你帽子。 别说是西元前的世界了,就是后世的人类希望。民煮灯塔,玩政治的驴象两党,不也是你一个社会主义扣过来,我一个**独裁扣过去,互相攻忤,玩的不亦乐乎,实事却几乎没做吗? 哦。假如说在金融危机中给华尔街高管加薪算实事的话…… 至于天朝……呵呵…… 其实话又说回来,刘彻现在挺后悔,穿越前没混进天朝体制来着。 若是在天朝体制内混了个几年的话。现在面对这西元前的政局肯定是轻松加惬意啊。 此刻,刘彻这个大帽子一扣下来,几乎就把这些日子以来,对周亚夫指手画脚的家伙统统打进‘误国者’的名单了。 更重要的是。刘彻很清楚。这个帽子,他们摘不掉! 假如一切不变的话,周亚夫很快就将上演大逆转。 是以,刘彻根本就是肆无忌惮。 他接着道:“儿臣请父皇下令,从今以后两千石以下,敢有非议战时军国大略者,皆以资敌论罪!” 翻开历史,很轻易的就能发现。几乎所有对军国大事指指点点的,其实都是些小官。 真正的巨头。混到了两千石级别的,反而很少会在这样的大事上发言。 道理很简单。 两千石以上的巨头,位高权重,要考虑的问题也很多,知道轻重,不敢随意在这种大事上发言。 至于低阶的官员,光脚的又岂会怕穿鞋的。 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 难不成,心忧国事,也是罪名? 类似现在这样的闹剧,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少见。 甚至,前线在打仗,后方却在商讨把领军的大将抓起来咔嚓掉这样的事情,也是不少。 北宋甚至干出过,敌人已经兵临城下,文官们还在商量,某将军太强了,让我们来削弱一下他吧…… 天子刘启没有接话,只是呵呵的笑了一声。 刘彻的这个提议,在他看来,纯属年轻人血气方刚的冲动举动。 有些不切实际。 事实上,让低阶官员议论那些事情。 没有他的默许甚至纵容,发展不到今天的局面。 你要问为什么? 呵呵…… 从来就没有那个皇帝会真心的信任过统兵大将,下意识的留一手,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该有的本能。 刘启自认为自己已经是很难得的天子了。 对周亚夫赋予全权,无条件的信任,就连迫于压力催促周亚夫救援睢阳的诏书,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抠字眼,反复斟酌,生怕影响了周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