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节 诸王议政(2) (第4/4页)
。 但同时,也在心里骂了这个家伙一句‘煞笔’。 道理很简单,汉室天下,最讲脸皮,哪怕天子恨某个诸侯王恨得牙痒痒,那面子上也会一团和气。 当初,刘濞的太子遗体被送回吴国,刘濞直接对前去送还遗体的使者说:“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罢,何必送回来?” 将太子遗体送回长安,生生的把朝廷的脸面抽的啪啪啪响。 更是从此不再朝觐长安。 都这样了,汉室朝廷却默认了刘濞的选择,甚至于赐其几仗,使其不朝长安。 假如这个例子比较远,很多人都不记得了的话。 那么,发生在眼前的事情,总该能让刘非长点记性罢! 刘濞授首以后,天子刘启,假惺惺的对群臣道:“吴逆虽无道,朕不可无情,其令大臣于吴王宗室,择一贤者,其嗣吴国宗庙香火!” 话音未落,窦太后一封懿旨就到了——吴王虽长,然其无道,安可续其宗庙? 然后这事情就没有然后了! 明眼人谁不知道,这就是一出戏,演给天下人看的——看看,朝廷还是很仗义的嘛,吴王都谋反了天子都还念着要给其延续宗庙香火,真正是仁义圣主啊!数遍三皇五帝,历朝历代,还找得出这样仁厚的君主吗? 更重要的是,天子演戏,还演了个全套! 既然吴国因为太后反对,为人子,以孝道为第一,不得不‘忍痛’放弃。 那么,楚国自然就不可能吞进肚子里了。 于是,天子下诏,赦楚国除附逆之臣外,所有大臣贵族无罪,即使附逆,也要看情况,区别对待。 只是这诏书下的有些略晚,楚国的大部分贵族和地主士绅,基本都已经被前线的大军在天子诏下绞杀一空了! 然后,真正的戏肉来了。 天子继续下诏,承认了楚王刘戊,在去岁十月死于刺杀,下诏,以楚元王子,平陆候礼嗣楚国宗庙。 为了面子,一个已经吃进肚子里的大国,天子都吐出来了。 再这样对刘遂杀气腾腾,喊打喊杀,这不是抽皇帝老爹的脸吗? 只能说,刘非这个家伙对赵国太过热切了,以至于,利令智昏! 刘彻在心里冷笑一声。 老刘家这死要面子,既要婊子,还想立牌坊的作风,虽然,真摊开来给人看的话,是个人都会觉得不齿! 但是,刘彻心知肚明,这正是刘氏天下能延绵五六百年,甚至到了东汉末年,还能来个回光返照的根本所在。 因为,这正是收买人心的最佳策略。 而一个连牌坊都不想立,就急匆匆的想做婊子的王朝,能活过五十年,都已经是幸运了! 譬如曹魏…… 刘非之后,刘荣也醒悟了过来。 这正是寡人在父皇面前表现的大好机会! 刘荣立即出列,生怕被刘彻跳出来抢了风头,他跪下来,禀报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赵王所作所为,真乃是人神共愤,非人臣可为!想当年,幽王死于非命,先帝故而怜之,封其为赵王,存亡断续,不想其不但不感恩在心,竟做出这许多的不忠不孝之事,儿臣以为,当杀一儆百,为后来者警!” 在刘荣看来,这个事情,几乎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处置方式了。 假如,要是放过刘遂,那以后,那些诸侯王,还不是人人都要谋反了? 反正,谋反了,也不会被治罪,谁还怕啊? 这么想着,刘荣就像一只得胜的公鸡一般,得意的回头看了一眼刘彻,仿佛在说:任你狡猾如狼,这回也得吃我的洗脚水! 只要是想到终于能赢一次刘彻,刘荣就感觉,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舒服的呻吟。(未完待续) ps:最近在老婆家,老婆家里没有网络,只能靠热点发布,每次发,都跟打仗一样啊有木有,起码半个小时才能登陆,上传……所以,书评区暂时是没法管了,各位的评论和意见,等过两天我回家再一一看~~~~~~~ ...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