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节 太子之怒(2) (第2/3页)
然后,赵禹就出人意料的成为了廷尉。 刘彻其实也没说啥,只是让汲黯在奏疏中举了张欧当廷尉时的种种数据,皇帝老爹在看到张欧当廷尉时的各种数据后,立刻就取消了委任那些外行的打算。 谁叫张欧当廷尉,干的太‘出色’了! 仅仅以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来看,张欧当了两年廷尉,结果是,有数百本应被论罪的死刑犯没有得到法律的惩处,反而是在廷尉大牢里等来了天子大赦。 法律没有起到震慑犯罪的作用,堂堂廷尉,本应是法律的执行者,公平的保护者以及维护者,最后,竟然为了个人的名声,成为了犯罪的保护伞。 这成何体统嘛! 所以,廷尉,还是得专责刑狱的律法工作者来担任。 于是这样一来,大部分的备选人,都变得不合格了,赵禹成功的通过矮子里面选将军的模式,成为了新任廷尉。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皇帝老爹派人问过周亚夫的缘故。 脑中想着这些事情,刘彻嘴上却没有停下来。 他看向晁错。问道:“御史大夫以为呢?” 想要治罪一个两千石郡守,光一个廷尉是搞不定的。 还得御史们出手,刘彻相信。晁错派去河南郡的监督御史,肯定拿着窦全大把的黑材料。 就看晁错愿不愿意冒着得罪窦家的风险站出来当这个mt了! 刘彻心里跟镜子一样,他若是杀了窦全,窦广国也罢,窦太后也好,只要说清楚了,沟通好了。问题不大,窦家其他人,更加不敢有什么不满。 但出头的晁错。那就不一样了。 窦全的家人不敢埋怨太子,难道还不敢埋怨晁错? 更何况,窦婴本来就与晁错有嫌隙,这事情要再摊上去。晁错在窦家那里。估计声望得直接变成仇恨,而且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刘彻不动声色的看着晁错,等待着晁错的回答。 晁错的回答,与刘彻猜想的一般无二,他很平静的答道:“回禀家上,臣以为廷尉所言甚是,杀人者死,高祖铁律。更何况杀储君臣属,河南郡郡守所作所为。已非渎职,臣自当弹劾之!” 刘彻听了满意的点点头。 晁错,果然还是那个晁错! 不愧是那个在前世顶着全世界的压力,一意孤行,推动削藩的狠人。 只是,到底河南郡的官吏为什么要杀太子的臣属,刘彻既然没说,晁错自然也聪明的没问。 他不笨,知道这里面肯定别有内情,搞不好,估计会引发一场超级风暴,席卷整个国家。 毕竟,关东郡国的基层,到底烂成什么样了,不是傻子都看的到! 下邳郡就是一个很鲜活的例子! 在陵邑制度一茬茬的割韭菜的背景下,下邳的地方豪强与地主官吏,居然能拉出一支几万人的叛军,席卷整个淮河流域,搞的朝廷居然要动员三国七郡的兵马,才能遏制…… 只能说,这些年来,地方上的问题,已经渐渐的变成顽疾了。 对于这些问题,其实,朝廷,不是不知道。 只是大家都把脑袋埋进沙子里,装作看不到,听不进,死都不说出来。 反正,这些问题,再怎么严重,也伤害不到他们,受苦的,也不过是泥腿子,与吾辈何干? 刘彻看了看晁错,又看了看赵禹。 本来,他以为,晁错和赵禹或许会问他到底是什么事情引发了这一切,那样,他就可以抛出他现在手里拿着的这些白纸了。 但,现在看到赵禹与晁错低着头,恭着身子的模样。 刘彻在心中长叹一声。 他哪里不明白,这些家伙,大概与张汤一样,对百姓面临的困境,采取了类似掩耳盗铃,哥就是听不进的策略吧? “嘿嘿……”刘彻心里冷笑着,他忽然对晁错道:“有件事情,好叫卿知晓,今岁六月,孤将再行考举,此次考举,将不设门槛,取消赀产限制,这事情,孤已经与父皇商议过,经过御准了!” 晁错闻言,心情顿时五味陈杂,说不出味道。 赀算限制,大概属于汉室独有的特色。 依照刘邦的规定,想当官,可以,但有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你必须得有十万钱以上的家产! 这是硬性规定,同时也是决定了西汉王朝属于精英贵族富豪阶级统治的根本政策。 这与后世的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