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节 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第2/2页)
更有人奢侈的用麻布拉出了条幅,挂在道路两侧的树上。 刘武特别留心的看了。 那些横幅上的标语,肉麻的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譬如有一条横幅上就写着:圣天子临朝,四海升平,贤王入朝,天下安康。 另外一条上则写道:皇帝加惠,黎庶尽欢颜,梁王行义,黥首也感恩。 相比之下,刘彻则是面不改色,对这一切坦然受之。 这次迎接梁王,既是想给刘武挖坑,更是刘彻想看看,文宣工作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至于宣传标语肉麻怕什么? 宣传工作,最要不得的就是害怕肉麻。 说句实话,政府的宣传,本来就是说给底层不识字。不懂政治的农民听的。 至于那些读书人,知识分子,精英阶级,基本上,没几个人会相信政府的宣传标语。 而农民。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唬弄的人。 想当年,天朝政府一句‘计划生育好,国家来养老’,忽悠了多少人? 结果呢? 刘彻对现在汉室的宣传工作要求也不高,只要能达到后世天朝的战五渣一半水平,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最起码在行动上,还是达到了。 “陛下……”刘武忍了许久,终于忍不住问道:“这会不会有些逾越了?” 刘彻微微一笑,道:“逾越?皇叔严重了。皇叔有功社稷,受些尊崇,这是应该的,且,这些都是民间自发的行为,朕也不好说些什么……” 民间自发行为? 刘武是打死都不信的。 但有了这个台阶,他也开始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切吹捧和夸耀。 谁不喜欢被众星捧月一般围绕着呢? 谁不喜欢被人拍马,何况还是一个皇帝拍马? 刘武这时候。看着刘彻这个皇帝,真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可惜。他忘记了一个事实。 自汉朝建立以来,所有与皇帝同车而行的诸侯王,全部没有好下场。 赵隐王刘如意,与惠帝刘盈感情亲密,刘盈为了保护刘如意,时刻陪伴在其左右。甚至就是更衣(wc)都让刘如意跟着,结果。刘盈不过离开片刻,回来一看。刘如意就已经死在了宫中。 淮南厉王刘长,作为刘邦最小的儿子,他因为是吕后抚养长大的,所以活过了吕后时期,到了太宗孝文皇帝即位,又因为是唯一在世的兄弟,备受宠爱。 太宗孝文皇帝下令,刘长可以使用一切天子的仪仗,准许他出入称警,行文称制。 刘长一锤子杀了辟阳侯审食其,甚至连丁点的处罚都没有。 于是……他后来绝食而死! 现在,当这种超越了惠帝对待刘如意,太宗孝文皇帝对待淮南厉王刘长的待遇,落到刘武身上时,刘武甚至没有半分的警惕。 他的心中,只有得意与自满。 这种自满与得意,在刘彻的下一句话出口后,更是达到了顶峰。 刘彻是这么说的——“朕已经制诏少府,赐皇叔天子旗,许皇叔用驷车,出入宫禁,无所阻拦,皇叔臣子中宦、侍、卿等,皆列汉宫籍,著于竹帛,使下竹符,一如汉臣,江山社稷,朕与皇叔共治之!” 然后,刘武就只感觉,自己的心脏砰砰砰的跳动着。 江山社稷,朕与皇叔共治之。 这句话,就像天底下最动人的话。 让刘武难以把持。 甚至就是去年先帝说:千秋万岁后,传位梁王,也没有让他这么激动过。 但刘彻,却在心里偷笑了起来。 天子旗、驷车什么的,倒是真的。 但什么与刘武共治天下? 这种鬼话,也就骗骗刘武这个文青而已。 刘彻深知,想要跟皇帝老爹那样,轻松的解决梁国这个大块头。 他现在的力量,力有不逮。 他没有皇帝老爹那样先天的优势——假如刘武不是心甘情愿的放弃梁国的武装力量,那么,他就不可能在顶着太皇太后的压力下,能跟皇帝老爹一样,轻描淡写的通过打压、征调、抽兵,将梁国二十多万军队解决。 老祖宗们早就说过了,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当然了,刘彻不可能让刘武在长安拥有任何对朝政的发言权。 但是,虚荣一类不值钱的玩意,刘彻就可以大把的朝刘武撒了。 总之一句话,现在,先把刘武捧上天再说! 对付类似刘武这样的诸侯王,老刘家有着一整套完整的流程与步骤。 死在这一招上的人,可不仅仅是几个诸侯王,就连后来曾经废立过皇帝,权倾朝野的霍光,也被这一招玩的欲仙欲死!(未完待续)r466 ...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