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节 地狱之花 (第1/2页)
关中北方门户萧关。 匈奴正使须卜雕难,骑在马上,缓缓的走出萧关的甬道。 一个去年他来汉朝时,所未见到的场景,猛然浮现在他的眼前——数以百计的汉人,正拿着各种工具,顶着烈日,在萧关城墙之外,直道旁边的土地上工作。 一条条木制的器物,被他们一根根的按照严格的比例安放。 起初,须卜雕难以为这是某个汉人富豪在玩什么花样。 但随着他继续沿着直道向长安前行。 在漫长的直道一侧。 汉人的工匠和监工,数之不尽,到处都是在工作的人们。 道路两旁,一座座过去所未见过的建筑,正在拔地而起。 须卜雕难很轻易的就辨别出来,那些建筑,明显具有类似马驷一类的功能,可以供马匹休息、进食以及保养。 “汉朝人,这是要做什么?”须卜雕难感到难以理解。 一路走来,须卜雕难仅以肉眼观测到的工人和工地,就有上百处,这意味着至少有一万多人正沿着直道建造着某种工程。 这显然,已经不可能是任何私人所可以承担起来的巨大工程。 甚至,当世除了汉朝这个拥有近乎无穷无尽财富与人力的国家外,不可能有其他任何势力,能进行一个如此庞大的工程。 “或许,汉朝人是在修建类似水渠一类的工程吧?”须卜雕难心里想着。 但是,须卜雕难看着那些在忙碌的工人,心中。隐隐有着不安。 在这个时代,不管是汉室派往匈奴的使团。还是匈奴派来汉室的使团,都是写作使团读作间谍。 收集一切沿途所见所闻的情报。回去整理备案,也是须卜雕难的工作之一。 于是,须卜雕难让人请来负责迎接他的汉朝官员,问道:“敢问贵官,贵国这是?” 负责迎接须卜雕难的是大鸿胪的一位丞令。 这丞令神秘的笑了笑,拱手道:“贵使何必关心这等俗物呢?” 然后就坚决不再对此发表任何意见。 这就更让须卜雕难心中难受。 可惜,一路上,汉人的军队一直都在监视使团的成员。 不然,须卜雕难真想找人好好问问。汉人修建一个这样的工程,到底是要做什么的? 须卜雕难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工程,恐怕十之与军事有关! 而这次使团自从进了萧关,监视他的军队,就比以往出使汉朝时的军队数量要多上一辈。 很显然,汉人并不希望他有任何打探的行为。 汉人越不希望他知道,须卜雕难反而越想知道。 “我一定要弄清楚,汉人。这是在做什么?”须卜雕难心里想着。 一如汉人有着在匈奴内部的情报来源一般,匈奴人也在汉人中有着情报来源。 这个世界,只要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可惜。须卜雕难永远都想不到。 汉朝想瞒着他的,不是这个正在施工的工程——轨道马车,这个事情。是瞒不住的,一旦它竣工。必然会被天下人包括匈奴人知晓它的存在和运作方式。 刘彻真正想隐瞒须卜雕难,不让他知道的事情是——就在须卜雕难进入萧关的同时。另外一个来自匈奴的使团,已经出现在长安城中。 此时此刻,刘彻就正在宣室殿中,看着这支使团所呈递上来的一份长长的采购清单。 “胃口还真不小啊!”刘彻看完清单,心里冷笑着。 五千匹上等丝绸,一千石茶叶,五百石大黄,一百石花椒,这就是对方开出来的价码。 这几乎是狮子大开口了! 五千匹丝绸,即使以汉地的价格,也足足价值几千万钱了。 其他茶叶、大黄、花椒,加起来,差不多也值一两千万。 但是,对方开出来的交易筹码也不低! 各种珍奇物种,足足装满了二三十辆大车。 全部都是汉室本土所没有的,其中,甚至就包括棉花这样的神物。 甚至,还有着三十匹种马! 即使不算这些东西,单单就是,可以给匈奴单于添堵这个理由,刘彻都会很乐意做这个买卖! 谁叫这个使团是乌孙国的大禄牵头,加上一帮匈奴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联合起来的呢? 因此,只是稍微考虑一下,刘彻就在这张清单上写了一个可字,然后交给王道,让王道去转达给少府衙门。 这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