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节 法统(1) (第2/2页)
奔走,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特权,在一切可能的场合对刘彻展开游说。 其他大臣列侯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甚至,就连东宫的太皇太后和太后也不甘寂寞,在两三天后,站出来说话了。 东宫的太皇太后和太后以及许多朝臣都要求刘彻敕封黄帝之后与老子李耳的后代。 周亚夫则要求给兵家的先贤孙子孙膑司马骧且立祀封爵。 呼声最高的,自然是寻找周公之后,封爵赐官! 刘彻这才醒悟过来——汉室的统治,还缺乏最后一道手续的确认! 那就是法统的继承。 刘氏到底是继承的是周室的法统还是秦代的法统? 长久以来,都没有肯定的结论。 这对于封建王朝来说,无疑是致命伤! 但具体到刘氏江山,却有些特殊。 因为,刘邦得天下以后,在实际上来说,汉室政权,就是一个儒家眼中‘礼乐崩坏’的时代。 甚至连刘邦登基,其实都是草草的在雒阳称帝,然后迁都长安。 即使到现在,诸多制度与礼仪渐渐建立健全的今天。 刘氏的律法中规定有乡礼x2士礼x7大夫礼x2诸侯礼x4公礼x1,唯独没有天子礼…… 就连后世的司马光都责备帮助刘邦制定礼仪系统的叔孙通说:惜夫,叔孙生之器小也,徒窃礼之糠妣,以依世、谐容、取宠而已,遂使先王之礼沦没不振,以迄于今,岂不痛甚哉! 为了让司马光先生不再扼腕叹息,跳脚骂娘。 刘彻决定,补全这一块短板。 完善(发明)一套适合当今潮流的天子礼仪。 只是,想在这样的时代,搞出一套被认可的天子礼仪程序,无疑是件浩大的工程,也是一件注定要扯皮n次的麻烦事情。 所以刘彻决定,先把目前朝野的纷乱与嘈杂理清楚再说。 东宫与群臣以及舆论所建议和游说的事情,在刘彻看来,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后世有西方人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现在。 对于中国人来说,忘记祖宗,等于背叛自己! 三皇五帝,先贤圣王,诸子百家那些曾经为了天下奔走的人杰,都是可以用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 于是,刘彻下诏,封桃候刘舍的次子刘鸣为鲁承恩候,命其复项姓,继项羽的香火,前往谷城为项羽守灵。 跟后世人所想象的不一样,汉人对项羽的称呼,要嘛是项王,要嘛是鲁公。 所谓西楚霸王,那是司马迁的史记出现后的事情! 就像在三国演义以前,没几个人会喊刘备刘大耳朵一样…… 称呼项羽项王,那是因其名,也因其俗。 毕竟,楚王,那是人家自封的名号! 项羽真正的称呼应该鲁王! 这是楚怀王封项藉的爵位,项藉死后,作为继承人,项羽理所应当,继承了鲁王的封号。 后来,刘邦也是以鲁公礼,将项羽安葬在谷城的。(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明天要请假一天,因为明天要回南宁,大概估计要晚上9点才能到家~~~ 坐飞机不适合我啊~上次来武汉坐飞机,结果耳朵到现在都在耳鸣~~~~抱歉了~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