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215,追踪 (第1/2页)
215,追踪 “跑的这么快,不累?不喘气?也不出汗?你又是怎么做到的?” “锻炼。” 建准只是回答了简单的两个字。 “又是锻炼?速度和……你跑的这么快,不累,也是同一种训练方式吗?” “其实,速度方面用的一种方式锻炼。要做到长时间奔跑,不累,不喘气,用的是另外一种锻炼方式。这两种方式是分开的,上午锻炼速度,下午就锻炼体能。” 建准答道。 “具体是什么方法?” “内功。” “内功?哪个门派的内功?” “道家内功。” “道家也有很多门派,你学的是哪个门派?” “没有门派,我只知道学的是道家内功和轻功。” “我还以为………” “你以为什么?” “我还以为,你学的是少林内功?” “少林那个是外功,少部分是硬气功,算不上真正的内功。道家内功练的是气,少林外功练的是筋骨皮。不过,我练的是内外兼修,内功略多一点。” “为何内功多一点,而不是外功?” “因为,对于远程射击武器来说,需要从内到外的修行。对于速度,精准度要求很高,力量方面次之。” 建准回答。 “你为何不选择少林外功呢?门槛太高?不达标?” “有道家内功,为何要选少林?” “因为天下武功皆来自………” 美晨想说“少林”。 “道家?” 建准说成了道家。 “明明是少林。” “谁告诉你的?” “影视剧中,还是金庸不都是这么写的吗?” “有依据吗?有考证吗?我还想说,佛本是道,佛教由道教演变而来的。其实,佛教压根就没有武功,佛教只有瑜伽经,俗称念经。佛教的那些武功全部都是道家传过去的,到了达摩手里,写成了一本易筋经。” 建准停了一下说∶ “你想想看,如果武功真的出自佛教,或者少林,那么应该是梵文,而不是汉字。就是易筋经,这个书名,也是沿用了《易经》,说明易筋经原本属于道家,经过达摩之手,就改成了少林。” “那么,也有可能是,《易筋经》的内容和书名,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呢?” “少林出自佛教,佛教又来自印度。印度人说话,写字方式,和我们汉人说话方式大不同。易筋经里面,不管是文字排版?还是说话方式,都是汉人的特点。而不是印度方式。你不觉得,这里面有蹊跷吗?” ****** 二人辩论的这几分钟,建准背着一个大活人,已经奔跑了十多公里。 建准本想停下来,却绕了一个大弯。 美晨问∶“你绕弯子做什么?” 建准重新校准移动商人的位置,然后说∶“在这边。” 美晨问∶“什么在这边?” “刚才说话,忘了方向,我用听觉感应校准了移动商人的方位。” 说着,建准跑了一大圈,然后往右转。 “所以,你就往回跑?” “校准了方位,自然要往正确的方向跑。” 建准回答。 “你不累吗?” “你第二次问这句话了。” “问一下不行吗?” “行,当然可以。” “那么,你累?还是不累呢?”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