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这条鱼还有救,快来碗米饭让我抢救一下!鲊的做法! (第3/4页)
沈宝宝好奇的问道: “那这些鲤鱼你准备咋办呢?不会扔了吧?” 扔? 怎么会扔呢。 林旭说道: “我准备做点不一样的美食……车仔,等会儿用蒸柜给我蒸一大碗糯米饭,水稍微多点。” “好嘞!” “对了,再去给我找点干稻草来,我有用。” 稻草? 这下大家的好奇心全都被吊了起来。 “旭宝,你要准备做什么啊?” “我准备用糯米把鱼腌起来,回头做汤用。” 银丝鲊汤需要用的鲊是用食盐、糯米饭将鱼包裹起来,再用干稻草包着,充分发酵后肉中的水分会排出,肉会变得更加紧实。 林旭虽然已经获得了整套的经验和做法,但毕竟没做出来过,所以就想试试。 看这道无数古代名人写诗称赞过的汤羹有多鲜美。 “稻草比较难找,我去菜市场找找吧,应该能找到,我看一些卖菜和卖苹果的喜欢用稻草放在车上防止摩擦。” 车仔说完,往碗中夹了两筷子秦伟做的肉末茄子,匆匆将米饭扒拉干净,回厨房把糯米饭蒸上,就出门了。 没多久,等林旭吃完米饭端着一碗蛋花汤小口喝着的时候,车仔抱着一捆稻草回来了。 既然万事俱备,那就开始吧。 放下碗,将水族箱里剩下的鲤鱼全都拿了过来。 去鳞去鳃去内脏,将能吃的鱼杂全挑出来,明天做一道酱焖鱼杂过过瘾。 接着把食盐拿过来,在鱼身上薄薄的涂抹一遍。 把鱼放在盆里先稍稍腌制一下,把鱼肉中多余的水分杀出来。 等糯米饭蒸好,摊在托盘上,随即送到冷库里进行快速冷却。 米饭略微温热时端出来,开始腌鱼。 这会儿盆里的鱼已经被盐杀出了不少水分,将这些水控一下,随即抓着糯米饭直接涂抹在鱼身上。 表面涂抹一遍后,再往鱼肚子里也塞一些。 糯米黏性高,涂抹均匀后将干稻草整齐的铺在工作台上,将鱼放上去,用稻草将鱼捆扎起来。 这样鲊就算是做好,接下来放在温暖的地方腌几天就行。 “这腌法,看起来有些传统啊。” 饶是朱勇做水产的经验丰富,也猜不出这是什么美食。 做法上虽然接近传统的臭鳜鱼,但臭鳜鱼是放在木桶中发酵腌制的,而不是这样用稻草捆扎起来。 林旭说道: “这是一道失传的菜品,莪打算摸索着复刻出来。” 宋朝时期,鲊还是精品菜,陆游写过好几首诗来夸鲊的鲜美。 但到了明朝,鲊就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不再出现在正式宴会上,而是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了落魄书生的盘中餐。 明朝的一些话本和小说中,鲊偶尔会出现。 但清朝之后,鲊这个词就不见了踪影,银丝鲊汤更是消失不见。 整道汤羹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这次制作,虽然林旭表现得很漫不经心,但心里却挺激动。 将三百年前的美食制作出来,这多少让人有些期待。 曾经有人说过,美食失传有两个原因:要么难吃,要么难做。 希望这道银丝鲊汤不是前者啊,否则就白忙活了。 所有鱼全都用稻草包裹起来后,林旭觉得放在厨房不合适,人来人往的,万一谁碰到或者泼上水,就还得重新做。 而且厨房里湿度大油烟大,并不适合鲊的发酵和腌制。 想了想,他打算送到后面小区楼上。 现在白天屋里的温度还挺高,适合发酵和腌制。 想到这里,他将这些用稻草包裹起来的鱼装进大塑料袋中,提着送到了后面小区的厨房里。 回来后,店里已经有顾客了。 这会儿他们站在服务台前,围着一脸臭屁的墩墩拍照。 见到林旭,这些顾客好奇的问道: “林老板,听说有人出很高的价位请墩墩直播带货,你咋没同意啊?” “网上都传开了,说你架子大,要价黑。” “所以到底是没谈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