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先炸后焖少加水,最美不过青鱼尾!陈总厨,我好想你! (第3/4页)
但糖不能少,不然就失去了本帮菜的精髓。 接着再放半汤勺老抽。 放了老抽,才有浓油赤酱的感觉。 为了让菜品的卖相更好,林旭又放了大半勺提前做好的糖色。 跟家庭做菜时随做随炒糖色不同,饭店里更喜欢提前把糖色一次炒出来,用的时候直接用勺子舀就行了。 这样更节省时间,更有效率。 盖上锅盖,小火焖十分钟左右。 楼上的宴会厅里,人差不多已经到齐,沈老太太抱着墩墩,跟韩济同两口子以及家里其他人坐在一起。 陈燕原本也想凑在这里的。 但看到老爸老妈都在,为了防止被催婚,便跟曾晓琪窦雯静等人凑成了一桌。 “你是大老板,又是林老板的亲戚,咋跑我们这桌上了?” “这不是怕被催婚嘛……媛媛,媛媛,过来过来,别在那边坐,否则哪个长辈脑子一热就会催婚,咱还是别搁眼前晃了。” 在自强生煎总店体验了一上午的陈媛媛凑过来,挨着陈燕坐了下来。 嗯,这一招确实不错,不在亲戚长辈面前晃悠就能安全很多。 学到了! 冷盘上得差不多时,服务员端来了烤好的鱼鲊。 这些去骨切成厚片的鱼鲊烤得香味十足,上面的蜂蜜让菜更具风味,耿立山尝了一口,当即说道: “上次咱吃的时候还没加蜂蜜呢,这才几天啊,林小友居然让鱼鲊的味道更进一步,来来来,共饮此杯。” 他这一桌基本上全是上次文化圈聚会的人。 大家尝到鱼鲊,也有同样的感觉。 觉得加了蜂蜜后,这道菜变得更加迷人,味道也更加妙曼。 要是把烤鱼鲊比作美女的话,那加了蜂蜜就相当于美女穿上了旗袍。 线条更婀娜,也更具东方美。 旁边桌上,跟老黄碰了一下杯的崔清远抿了一口白酒,随即拿着手机拍了下鱼鲊的照片,发在了朋友圈: “林老板将历史上有名的鱼鲊复刻出来,并抹上蜂蜜烤制,味道一绝,不可不尝!” 刚发出去,正在海南参加经贸论坛的严琳皱了皱眉。 “明知道我现在没法去京城还诱惑我,这小赤佬肯定是故意的!” 嘟囔后她又无奈的叹了口气: “把我骗过去又如何?你啥也不做,胆小鬼,比小时候胆子还小呢!” 但埋怨归埋怨,严琳还是给肖晴发了条消息: “我什么时候才能去京城?” 发完后又觉得这么主动不太好,便找补了一句: “林老板乔迁新居,咱不过去祝贺不太合适,你看看我的日程安排,给我挪出一天时间,直接安排包机去京城。” 会场外面的肖晴收到消息,忍不住捂嘴一笑: “好的严总,我这就给您安排。” 发过去后,她轻轻嘟囔一声: “你俩但凡有个人把性格换一下,现在孩子起码上高中了吧?舒经理说得对,人不能太矫情,否则害人害己。” 厨房里,锅里的鱼尾已经焖得差不多了。 林旭掀开锅盖,一股好闻的香味从里面飘散出来,鱼尾在红亮的汤汁中颤巍巍的,仿佛豆腐一样。 用筷子挑去葱姜,舀起半勺猪油顺着锅边滑进去,这样鱼肉的口感更加丰腴。 放进去后,开大火,顺便再舀一点香醋顺着锅边烹进去。 这醋主要是为了将猪油过于油腻的香味挥发一下,让鱼肉吃起来丰腴却不那么油腻,醋的量要少一些,基本从锅边流到锅底,醋基本上已经挥发完毕。 但醋的香味却已经留下,猪油那种腻腻的味道也散去不少。 做完这些,锅里的汤汁再次变少。 舀起半勺水淀粉薄薄的勾到锅里面,让汤汁包裹在鱼肉上,这样鱼肉的丰腴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味道也更浓郁。 芡汁挂在鱼身上后,淋入一点料油,让鱼尾看起来更油亮,更诱人。 接着,就到了烹制烧划水最关键的一步——大翻勺。 从鱼尾再次入锅后,整条鱼一直没有翻过面,所以下面的颜色更加红润漂亮,而上面则差点意思。 为了让卖相更好,需要用大翻勺的方式把鱼尾翻过来。 谢保民和戴建利两人见林旭要做这一步,全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儿。 “这挺有难度的。” “对,鱼尾已经彻底软烂,稍稍一碰就会烂糊成一团。” 很多厨师做这一步都失败过,不是力道太大导致翻过来的鱼尾重重摔到锅里,成了一团烂肉,就是力道太小,翻了一半没翻过来。 而且扇形菜品跟圆形菜品不一样,这种不规则的形状更难完全翻过来。 两人正想着,林旭一个大翻勺将鱼尾抛起来,随即端着锅往上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