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他就一点也拿不出手? (第2/2页)
姐,先生,请二位品鉴。不瞒二位,这可是真迹。众所周知,王羲之的这幅字,被唐太宗李世民陪葬进了昭陵。而昭陵,在五代十国时就被盗过,真迹早就被人弄了出来。后经辗转到了乾隆皇帝手里,再后来就失踪了,我也是刚到手。我这店开十几年,有路子。只要你们想要的,出得起钱,等得起,想要什么都能弄到。” 故事讲得不错。 隐晦的深意,就是说他和传说中的摸金校尉有合作呗。 若是普通的文物爱好者,没准就信了他的鬼。 可聂安若是什么人? 考古学博三。 马上就要毕业了,能看不出这幅到底是不是赝品吗? 聂安若摇摇头:“这幅字的确仿得很好,可惜,还是存在太多明显疏漏。单是这纸,就绝非真迹所用。王羲之当年用的是蚕丝纸。这个,却是后唐才革新的造纸技术做出的唐纸。这幅字也勉强算古玩吧,但是仿品。太宗皇帝将真迹陪葬后,后世流传的仿品很多。就连赵孟頫也曾仿写过,你这幅,明显是后唐仿写的。” “这印章也有问题,乾隆皇帝对王羲之的字非常喜欢,并且是个盖章狂魔。短短二十八个字,他就盖了一百多个印章。这上面印章的材质,很明显是清代以后补盖的,大抵就是为了以假乱真吧。字和盖章都是仿的,只能说,仿得还可以。” “但你要说它是真迹,那就太没诚意了” 话落,她看向封暮霆:“学长,我们换一家看看吧。” 封暮霆颔首:“嗯。” 事实上,王羲之的真迹,至今流传于世的寥寥无几。 几乎不可能买到真品。 大多数人收藏都是仿品。 聂安若承认,眼前这幅品相不错。 她一开始说的那几位大家的字画,如今都不太可能买到真品。 除非是世界级拍卖。 比如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在2010年,被人以3.08亿拍下。 来潘家园买字画,图的就是买个好一些的仿品。 这老板直言这是真迹,根本就是要把聂安若和封暮霆当冤大头。 如果他们花钱买下了,拿去专业鉴定,也不能说这不是古董。 只不过不是王羲之的真迹而已。 就算打官司,也是很麻烦的事。 正所谓“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这老板能在这地界开店十几年,背后肯定有门道。 纠缠起来,顶多赔他们点钱,奈何不了他。 曾经就有个土豪暴发户,来潘家园买了九千多副字画,居然有百分之九十是赝品。 可最后还不是赔点钱就了事了。 来这里淘东西,考的就是眼力。 聂安若有意买下这幅字,就算封暮霆不喜欢,她也相中了。 但欲擒故纵,就是这个道理。 她可不是好宰的。 字画这东西,素来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老板看出来她懂行,立刻改口道:“哎哟,您瞧我的记性,那真迹从陵墓里换出来的不是这幅,是齐白石的一副字。我这年纪大了,记错了,您说得对,这的确是仿品。您眼光真好,这是后唐的仿品。若不识货的,足以以假乱真。您走出我这店,再买不到这么好品相的《兰亭集序》了,您再考虑考虑。”酒心味糖果的前任他叔,宠够了没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