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晚秋(2) (第2/2页)
青晓是不问府中诸事,安安心心的在冬名院里做自己的事,喝着那块有一年但全然看不出什么起色的药日复一日。 想知道这个病有无起色只有一个法子,但杨宸大婚归来以后,因为青晓还未得侧妃的名份,也是未有再近过身子,天家的规矩便是这般,没有这正妃的嫡子为长,藩王便不能有异腹之子。 李平安刚刚走进春熙院,就着急的对杨宸说道:“殿下,徐大人来了,说是有要事需与殿下商议” “且让徐先生等等,本王片刻便来” “诺” 宇文雪闻言起身替杨宸整理了衣冠,有些迟疑地问道:“殿下?” “放心,本王速去速回,你先收拾几身衣物,咱们明日出城”说完,由殿外闻声赶来掌灯的宦官引路,直往承运殿。 等杨宸来时,看到自己的先生如今也一袭官衣,手里拿着两本折子正在端坐在那里,全然没有理会在一旁然然生起了一阵水汽的热茶。 “臣参见殿下” “先生此时来,为何事啊?” 师徒两人各自行礼,纷纷屏退左右,一左一右的坐着,烛光灯火下的徐知余比起前些时日也憔悴沧桑了些。 “臣今日来是为了和大人的事,臣这些时日打算查了一番边市的帐” “结果呢?” “这边市全无账目可查,全是一家之言,按臣在海州的等例,这六年来,少说该有五十万两银子全无踪影。和大人匆匆赴京,和家眷上月夜走水路往淮南老家去,和家在过去一月变卖的产业少说也是数万两。最可气的是臣的巡守衙门,竟然也有千顷薄田在外,甚至还有几处瓜田,每岁就种瓜,说是和大人有一方小妾喜欢这瓜,还闹出了人命官司来” 徐知余听说过和珅是能臣,在定南卫的百姓口中更有“五两巡守”的名号,说此人有点石成金,石头缝里变出银子的本事,可如今看来,仍是觉得有些触目惊心。 “先生如何看此事?” “还能如何看,百姓这里没有骂名,治下属官也有贤名,给朝廷的税银不曾亏过一两,不曾迟过一日,每逢大灾也无难民北上渝州闹得不可开交,边军为朝廷克扣饷银也多有仰仗和珅,如此能臣,臣能如何看?” “哈哈哈,先生不必置气了,宸儿看过大宁立国之后的几任巡守,和珅算是这里头用心治事的人了。如今既然入京,又是父皇和太子殿下都属意的人,咱们此刻也不好挑什么错处,何况按和珅做事滴水不漏的性子,仓促入京,任凭先生来寻到这些错处,先生不觉得蹊跷?” “这也是臣今日想说的事,依臣看,和珅这是在将自己的把柄交与殿下,可也是在试探殿下的意思” “何意?” “和珅估摸着也是品出了些这番突然入京的不同,在试探殿下是否的可托之人,遇到了事会否在太子殿下那儿保他一道” “和大人哪里是试探,和大人这是赌本王做不出那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来,罢了,和珅的事便随他去,官衙私田之事不好,全部弃了吧,所得之银用在这瘟病折损上头来” “这也是臣今日来的另一件事,臣听说殿下接济过灵山脚下鱼塘村一家潘姓的人家?” “有此事” “臣收到这灵山的消息,这潘姓人家的潘七及其妻熊氏染瘟数日已经不治而亡,家中儿媳已经被接回了娘家,还有一个幼女,不知何处” “在王府” 杨宸轻描淡写的说完,但心头已是一阵惊骇,好好的人,就这么说不治身亡,就不治了? 正是因为来得如此突然,而说起来又如此平静,这心头才越是惊骇。寒江一柏舟的定南卫:楚王府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