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明也是要面子的! (第1/2页)
京畿,乾清殿。 朱祁玉神采飞扬,兴致大好,笑眯眯的看着鱼贯入内的众臣,今天这个小朝会,又是晒儿狂魔得瑟的一天。 众臣行礼之后,朱祁玉很爽快的给上了年纪的老臣赐座。 也没几个老臣了。 于谦和杭昱刚好七十岁,白圭、陆瑜、李实五十来岁,杭敏、陈循、陈汝言,以及一众七部侍郎,都是四十出头的精壮之年。 正是一个人的巅峰年华。 朱祁玉笑道:“关外大捷,朱永和赵辅还在追击漠北诸部残军,接下来三五年内,漠北诸部都不敢再侵扰我大明边境,实乃景泰元年后最为有利的边境局势。” 朱祁玉心里那个爽啊。 自大明立国以来,对关外诸部的战事,大多胜多败少,毕竟太祖太宗太牛,而仁宣二帝时,仁宗在位时间太短,宣宗十年,对漠北也是手腕强硬。 结果正统十四年来了个土木堡。 然后自己登基。 登基后,对漠北的战事,全胜!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老子朱祁玉比他朱祁镇更适合当大明的天子! 这个战绩往史书上一摆…… 朱祁玉,板上钉钉的大明武宗! 朱祁玉能不暗爽? 于谦笑道:“这一次关外大捷,全赖太子殿下用兵如神!” 无人不颔首赞同。 尤其是白圭,对他这个女婿那是万分满意,不吝赞誉之词的夸奖了一番,说太子殿下虽在台湾远征,却未雨绸缪,看透了关外诸部的谋划,提早布局,让东宫幼军的一万精锐,并同镇北军、土尔扈特部的兵力,以及哈密地区、河西走廊地区卫所的兵力,先一步陈兵哈密,之后在大同出现狼烟后,迅速自西向东,迂回穿插形成包围之态势,此用兵之举,堪比兵仙韩信。 经此一战,大明朝野上下,无人不对大明的太子殿下信服。 太神了。 须知这一战能如此干净利落的脆胜,有个关键因素:哈密地区的朱永十数万大军的进军速度,在大同没陷入鏖战之前,就形成了包围态势。 朱永能做到这一点,不是因为麾下骑军多,而是因为他麾下有一支利箭。 一万幼军! 自去年大明幼军在关外从西向东横扫一线后,回到京畿,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大力支持下,在户部的全力配合下,上元节前,幼军就扩到了两万人。 工部最大限度的提供钢材和火药材料,东宫军研院加班加点,这才打造出新增一万人的配套火器。 登州卫海域演练的一万幼军,是新增的一万人。 去哈密地区作为突击奇兵的幼军,则是老幼军。 毕竟在所有人的认知中,台湾一个假堡宗造反,一时间打不下来没什么,可漠北这边的战事大明不能有一丁点的闪失,所以将幼军的精锐力量放在北方。 现在,哪怕是最迂腐的读书人,都不再怀疑东宫军研院对大明军事力量的推动作用。 白圭夸完太子后,又道:“不知台湾战事如何了?” 于谦道:“太子殿下已经在班师回朝的路上了。” 众人精神一振,齐齐看向于谦。 于谦没吱声。 他懂。 这个时间,还是要留给陛下晒儿子。 朱祁玉笑道:“是的,昨夜的军报,太子朱见济率领东宫幼军的新兵一万人,收服叛军回龙营驻防澎湖列岛四卫的兵力后,在广东、福建、浙江三大都司沿海卫所水师力量的拱卫下,迅速登陆高雄,仅用了一天,便攻破高雄,入主卧薪殿,将伪朝叛臣一网打尽,并缴获伪朝国库金银七百万两,其中一百万两分配给了广东、福建、浙江三大都司的地方水师,一百万两留给了新建的台湾承宣布政使司和驻防的回龙营降兵,剩下五百万两,将会运回京畿充斥国库。” 众人如听天方夜谭。 打仗还能赚钱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