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心学大儒 (第2/2页)
后,越发有重用陈献章的心思。 陈献章确实有才。 但大明有才的人多了去了。 内阁首辅商辂还是状元,朝堂中枢任职的一甲进士也不少,自己把宁王朱奠培和唐王朱琼炟留在京畿大半年,这些读书人应该猜出了自己的意图。 但没一个人上章折说事。 因为都怕。 都不敢得罪整个朱家宗室。 另一个…… 他们也不敢胡乱揣摩文华殿这边的想法。 但陈献章敢! 有胆量,有气魄,有担当,有才华,这样的人,只要有人品,朱见济就愿意重用。 所以看完章折后,立即让戴义去着人宣召陈献章东宫觐见。 在等待陈献章前来的空闲中,朱见济又看了看陈献章那篇文采卓然的章折,然后忽然发现个问题——文章写得好,可读起来也很费力。 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是繁体字。 还有一个原因:标点符号! 明朝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标点符号体系,倒是有句读符号,不过还是比较复杂,所以在封建时代,读书有个说法叫“识文断句”。 断句,也是一个读书人的文化功底。 朱见济当即有了想法。 既然陈献章站出来了,那就让他给大明的读书人放一道炸雷! 进行教育改革罢。 两个操作,第一个操作是繁体字简化。 所以需要搞一本新华字典来取代当下所用的韵书。 第二个操作就是标点符号的完善和系统化。 这些操作,让陈献章一个人肯定搞不了,需要自己给他个方向,或者说,需要自己拿出方案,让陈献章去落实。 繁体简化,是个大工程。 但标点符号的系统化,则要简单一些。 陈献章到文华殿时,朱见济已经绞尽脑汁的把所有标点符号都给写了下来,等陈献章一到,朱见济直奔主题,“你上奏说的削剥藩王俸禄,赋税改归朝廷的举措,孤打算把章折压下来,留中不发。” 陈献章一脸失望。 朱见济继续道:“此事不用爱卿操心,会有人来当这柄剑的,爱卿的才华,不应该浪费在这些琐碎事务上面。” 陈献章大感意外。 殿下这是…… 在保护他?! 但作为臣子,陈献章认为为了国家的未来,就应该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现在不解决藩王的负担,以后迟早拖垮大明。 刚想说什么,被朱见济打断:“孤知道你的一片忠诚,但此事孤已经安排好了,你就不要再担忧此事,孤这边还有一个重任要交给你。” 陈献章立即行礼,“微臣唯有鞠躬尽瘁!” 朱见济笑道:“没那么严重,这个重任其实也是你最擅长的,一旦做好了,将来你陈献章的名字,很可能和孤、陛下、于少保、朱永、赵辅等人的名字一起,留名青史。” 陈献章一脸疑惑。 什么事情? 能让一个在朝堂不显山露水的国子监司业名垂青史? 朱见济拿出一张宣纸,递给陈献章,“两件事,一个是将现在的字体简化,重新编写一本韵书,并全国推广,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赞新的标点符号体系。” 99mk.infowap.99mk.info /129/129582/31847278.html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