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明的底蕴! (第2/2页)
目解决了一部分荆襄流民,现在又搞几十万出来,根本没法安置了。 朱见济咳嗽一声,问林聪,“林尚书,水灾之后,灾区的粮田修心修缮是否需要大量民夫?” 林聪点头,“受灾面积太大,要确保秋收以后开始种植冬季作物,确实需要数万人一两个月的劳作,才能把粮田恢复如初。” 朱见济沉默了一阵,问陈循,“户部真有钱?” 陈循斩钉截铁,“有!” 大明早已不是当年大明。 朱见济便道:“朕来定夺罢。户部尚书陈循,作为赈灾钦差,前往郑州花园口主持放粮、开设粥厂一事,朕赐你天子剑,若有官员敢中饱私囊,可以先斩后奏。” 陈循大喜,“臣,领旨!” 朱见济又道:“农部尚书林聪,作为灾后重建钦差,去往郑州灾区区域,招募足够数量的民夫,重新修缮粮田,尽快达到可以耕种的水平。” 林聪领旨。 朱见济想了想,“如今朝野臣子中,谁最擅长治水?” 有点遗憾。 这个时期,朱见济知道的治水能臣只有一个徐有贞。 可惜参与夺门之变,死了。 于谦出列,“陛下,前都察院御史许良早些年跟着叛臣徐有贞去治过水,有丰富的经验,可堪当此重任,还请陛下下旨起用。” 于谦作为老臣,最熟谙朝中老臣。 许良已经致仕一年多了。 朱见济道:“既然是于少保推荐的,那边下旨起用许良,让他去郑州把决堤河段重新修缮起来,并酌情做好预防工作,工部和户部全力配合,要钱给钱,要人么……让许良就地招募灾民。” 如此又能解决将近十万的流民。 让他们短期内有收益。 和修黑京路一样,大明招募民夫,都是给钱的,从不动用徭役名额。 朱祁玉对戴义道:“着人拟旨。” 戴义立即去操办。 朱见济继续道:“现在形势所逼,朝廷必须处理好这一次的灾民,虽然已经解决了十余万,但还有不少,这样罢,工部杭尚书,京广路之前已经勘测了,现在形势逼迫下,没办法了,只能临时启动这个项目,你去把剩下的流民中的青壮招募到项目中,开始修京广路。” 又道:“京广路项目启动,水泥和钢材的需求大增,这样,在河南宣旨,建立一个水泥生产基地,并成立一个炼钢厂,炼钢厂的话,就选址武昌或者汉阳罢。另外,既然新建了炼钢厂和水泥厂,对煤炭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再招募一部分民夫,去陕西挖煤吧。” 忽然想起一事,“另外,朕的皇家电力公司会在京畿以北的官厅修一座拦河大坝,也需要数万民夫,如此下来,此次水灾的流民基本上能消化了!” 一场巨大水灾,能如此轻松解决,这就是当下大明的底蕴。 有钱。 有人。 有粮。 这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 众臣齐齐行礼,“陛下圣明!” 朱见济深呼吸了一口气,“如此,能将此次灾情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现在来说说朕打算让金戈集团军出兵安南的事情了罢。” 出兵安南,剑指中南半岛!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