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春!下一站流年(四)。 (第3/13页)
是面沉似水,“少打听!” 董礼不死心,“那学长学姐们这是跟谁生气呢啊?” 学姐皱眉瞪了他一眼,最后看这孩子挺乖的,还是给了一个答案,“一个北广公敌,进学校就得吃闷棍的牲口!” “哦....” 董礼一缩缩,心说,这些学长学姐们脾气好坏,好吓人。 至于谁啊?这么倒霉,惹了这么多人? 小董礼没敢问,太吓人! ...... 齐磊可不知道被人盯上了,到宿舍楼那边找齐爸齐妈去了。 北广的男生寝室不在校内,出了东门,走一个过街天桥,穿过京通快速路,有一排的新宿舍楼。 其中一栋是北广的,另外两栋是二外语的男生寝室和女生寝室。 齐磊知道,老爸老妈是肯定得到宿舍楼这边来看看环境的,所以就跟徐小倩一起过来了。 然后,他就发现,那个干瘦的老头儿还在身后跟着呢! 这就有点费解了。 干脆停了下来,结果,那老头儿也停了下来。 嘿!齐磊确认了,原本还以为是同路,现在看来,这是奔着我来的啊! 直不楞腾地就过去了,“大爷,您这是认识我?” 董北国也挺意外的,这小孩还真一点不认生呢? 也不尴尬,笑呵呵的,“算认识吧,你不就叫齐磊吗?” 齐磊一听,“那您跟着我干啥啊?” 董北国,“就瞅瞅,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 “呃。”齐磊,“那您现在也瞅过了!” 意思是,您都瞅过了,就该干嘛干嘛去呗! 结果,董北国,“瞅完了,那就再聊聊呗?” 齐磊,“......” 董北国则是背着手往前迈步,带着齐磊也得跟着他走。 “我听廖凡义说,你有两下子?” 齐磊不知道这老头儿什么用意,只能作答:“还行吧?” 随之发问:“您在北广是做什么的啊?领导?” 董北国:“我?我就是一个教书的。” “教什么?” 董北国,“信息工程。” 齐磊挑眉,信息工程是个大方向,他知道北广现有的信息工程专业没那么宽泛,是定向的。 “什么方向?” 这回轮到董北国挑眉了,“懂的还挺多!有线电视技术。” “哦。”齐磊登时兴趣缺缺,敷衍一句,“那还挺好的。” 可是在董北国眼里,齐磊这个表情可不像是“那还挺好的”。 “怎么?对这个专业有看法?” 齐磊摇头,“没,挺好的啊!” 董北国皱眉,“年纪轻轻一点都不实在呢?有话就说,那才叫年轻人!哪那么多圆滑?” “呃。”齐磊一窘,“那我就说实话?” 董北国,“说呗?” 齐磊,“没啥前途!” “没......” 一句话没把董北国噎死,还不如不问呢! 有点不是心思了,“怎么个..没啥前途呢?” “这个嘛......” 齐磊沉吟着,有点不知道这话应该怎么说。 在当下人的眼中,有线电视国内刚起步,从93年开始技术领域的研究,再到当下的发展阶段,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在齐磊的眼睛里,这玩意确实不太行。 首先,电视这个媒介,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就失去了传媒的统治地位。 尤其是在中国,网络发展太快,以至于有线电视还没达到巅峰价值就被取代了。 但是,这些话是没法说的。 想了好久,董北国也不着急,因为他发现,这小子好像不是放空炮,他是真的在思考。 良久,齐磊道:“从技术角度来说,您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同轴电缆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 董北国点了点头,“对!” 齐磊,“那您未来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数码信号传输;二是,双向化改造,也就是实现终端互动。” 董北国,“对呀,看来你还真懂点。” 齐磊呲牙一笑,“这都是基础知识嘛!” 确实并不新鲜,我国有线电视虽然从90年代初才开始发展,到现在也就7、8年的光景。 可是,在欧美,有线电视网络是从40年代就开始了,理论和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我们有点后发先至的味道,技术并不比国外差多少。 但是,问题来了。 齐磊,“您为什么只想着追赶,跟随欧美的发展路线呢?” 董北国一怔,严肃起来,“什么意思?” 齐磊,“您就没想过弯道超车?” 董北国,“???” 齐磊,“双向化改造,之后您想过吗?或者,您考虑过走网络电视的路线吗?” 董北国:“!!!!”傻了。 见鬼似的看着齐磊,网络电视?啥叫网络电视?大概能明白意思。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