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_第51章 屠龙(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屠龙(九) (第6/7页)

蹦出一句,“你说,咱爸的药厂、副食厂和柳纪向的比起来,算不算事?”

    齐磊,“!!!”

    只见吴宁也是似笑非笑,“对呀,他会不会拿咱爸的事儿来反击呢?”

    “……”

    廖凡义没想到的舆论走向,却是被这两个家伙看的通透了。

    齐磊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是一个一般人想不到,可是在局中的人必然会利用的问题。

    就是,国资转私营的问题。

    如果发展到齐磊入主畅想的消息公诸于众,发展到柳纪向被推上风口浪尖,那齐磊父辈的生意一定会被老柳利用起来,而且这是一招狠棋。

    怎么说呢?

    后世批评老柳,什么侵吞国资这个那个的。

    抛开公众情感,还是个人情感不谈,也不去说他到底合法不合法,合理不合理,只说这件事反映出来的现象。

    在这个年代,包括再往前看的十年、二十年。

    国营企业的疲软,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等等,私有化运营是一个必然趋势。

    但是,没有一个规范、标准化的流程可言。

    在从前的那个年代,哪有私营企业,计划经济下的企业都是国资,或者地方集体资产。

    而市场经济模式之下,大多数都要面临私有化转型。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国有资产承包、转私有、转股份就一直在进行。

    而且,大家是没经验的,摸着石头过河。

    打个比方,可能今天农机厂私有化成功了,那明天化肥厂就按照农机厂的模板进行。

    后天,可能农机厂的私有化发现了问题,那就集体叫停,大家重新再寻找新的可行方案。

    这期间,难免有人钻空子,或者成为改革的牺牲品。

    这样的环境之下,柳纪向的那些操作确实存在争议的。可是,无论从法律,还是时代背景的角度去考虑,都不太容易挑出毛病,你只能从道德层面去指责他。

    何况,这是二十年前的2001年,更没法去深究。

    而且,更要命的是,不光是他,在这个年代,比柳纪向做的更有争议的,多了去了。

    就唐成刚的药厂,以及再往前追溯的承包的塑料厂,你说私有化进程就没问题吗?

    齐国君承包副食厂,也没问题吗?

    不尽然。

    如果往细了追究,都是存在争议的。

    就拿唐成刚来说,远的不说,就说药厂。

    徐文良是从搞活地方经济,安置就业,清理财政负担等角度去解决问题,把药厂转给了唐成刚。

    100%股权,国营转私有。

    这个过程,如果从尚北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那就是没问题,是大好事儿。

    一个停产了十几年、大批下岗工人的废厂,人家有能力搞活,有能力让下工人有钱赚,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是没问题的,徐文良这笔买卖做的好!

    可是,从账面的角度来看,那就是另外一种算法了。

    一家上千人的国营厂,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有专利,账面资产还是有点东西的,被唐成刚用很少的钱变成了自己的。

    那你说,有问题没有?

    有!

    在尚北以外的人眼里,问题大了去了。

    再说齐国君承包副食品厂,一家有场地、厂房、设备,而且通过官方的年节订单可以实现盈利的国营厂,用非常少的钱被齐国君承包了。

    而更微妙的是,郭丽华还是副食厂主管单位的主要领导。

    那你说,这个事儿有问题吗?

    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哪个角度去解读。

    从市场的角度考虑,那就没问题。

    可是如果上纲上线,那么就算没问题,也得考虑公众影响的问题。

    吴宁此时突然更加玩味,“你想没想过,一旦柳纪向知道你要插手畅想,他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和你拼命!”

    “而咱爸的事业,很可能成为他攻击你的一个突破口!”

    这并不难推断。

    你说人家柳纪向侵吞了,把畅想搞的不好,你觉得你行,所以你要接手。

    可是,只要柳纪向在三个爹那里做点文章。

    “你们家也不干净啊?比我做的更不堪啊!”

    “在畅想,起码国资还是大股东,可是你看你们家的药厂呢?”

    “那可是100%私有了。”

    “到时,你怎么办?”

    吴宁问的很刁钻,一般人得吓一跳,真得担心一下下。

    而齐磊却是一个完全让人看不懂的神情。

    他的脸上没有多少担忧,可是话却不是这么说的,“那就避免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