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拜见《我的爸爸》 (第6/7页)
架很大,很容易让大众接纳。” “但是,像你说的,到农村去,改造一栋房子,再种种菜什么的,这个主题不行!” 马拓也道,“向往的生活?这可不是公众向往的生活。如果真要拍的让公众向往,你应该去米国弄一栋房子,或者去找个国外的海岛、旅游圣地之类的。” 齐磊点头,认真的听取的建议。 心中笑,你看看,连这个时代的人都一眼看出了问题啊! 干脆抱着探讨的心态道,“出国去拍当然好,我估计收视率也不会低。” “但是!” 三人,“但是什么?” 齐磊看了一眼三人,“别忘了,我们雏鹰班的初衷,还是我们的使命感。” 雏鹰班是干什么的?齐磊做这么多的目的是什么? 是让这个年代的国人,别总想着国外的月亮比较圆,从而改变这一代人的家国观念。 去国外拍?那不正好助长了这种思想吗?不正是在向国人吹嘘外国的月亮圆,甚至是在贩卖焦虑吗? 廖凡义对于齐磊的话还是认可的,点了点头,“那能不能找个表现方式呢?” 很简单的逻辑,这个主题行不通,那就换一个呗? 齐磊苦笑,正是因为换不了啊! 因为戎哥和梅姐的关系,还真换不了,他是要让那两人度假放松的。 就齐磊所知的,后世的真人秀形式,有些根本内核就是压力,不适合。 有些看上去很舒缓,可内行一看实际拍摄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只是节目表现的舒缓,拍摄的人一点都不舒缓,反而身心压力都很大。 也就向往的生活,在这个地方不用赶场,拍的就是自然的生活状态,而且越放松,越真实。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四个人讨论了一路,也没弄明白。 到了白河子,再往前走,大G都开不进去,只能坐拖拉机。 塔塔塔的轰鸣声中,山路颠簸,四个人蹲在车斗里,还在讨论。 廖凡义,“那你干脆就别叫向往的生活,就叫《走进农村》!” 齐磊都听乐了,走进农村?听着像科普或者记录片儿。 四十里的山路得颠两三个小时,大伙儿到下一站朝阳厂的时候,都快散架子了。 齐磊干脆让来接的亲戚等一会儿,坐在村头的小卖部门前,不着急走。 下一站是治安堡,与朝阳厂之间都是低洼谷地,倒是有一条路,只不过长年泥泞,拖拉机都不好过去。 廖凡义看着朝阳厂村一栋又一栋的老式筒子楼,不由好奇,“这地方条件不错啊?” 齐磊笑了,把从小卖部买来的汽水递给廖凡义,“好什么啊?穷的很!因为路不通。” 解释道,“这里原本是兵工厂,所以叫朝阳厂。这些都是原来的厂房和家属楼。” “后来厂子撤了,人都走了,就留下这么一片房子。” “哦。”廖凡义明白了。 这种情况对他来说不陌生,在他老家的大山里也有。 并且,几十年前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工厂,只不过后来都荒了。 傻龙和拓爷倒是头一回听说,头一回见,觉得新鲜,干脆凑到近处去看看有啥特别的,小卖部门前就只剩廖凡义和齐磊没动。 廖凡义又好奇,“你对这里好像挺熟的?” 齐磊笑道,“当然熟!这里,还有下一站的治安堡,算是我老家。” 廖凡义一滞,只闻齐磊解释道,“我们家祖坟就埋这儿,还有一个三爷爷也在这边” 早年间,还是旧社会的时候,齐家在这十里八乡不算地主,也是富户了。 齐海庭的父亲是十里八乡最有名的郎中,有三个儿子。 后来打仗到堡子里征兵,老老爷子就把大儿子齐海庭和二儿子齐江庭送到了部队,老三年纪小,留在家里看家。 再后来,老二死在了辽沈一仗,老大立功留在了部队。 到现在,老三,也就是齐磊的三爷爷那一支,还在这大山沟里。 所以,齐海庭就是治安堡那个屯子出去的。 此时,齐磊指着身后了一个大山梁子,我家祖坟就在那边,翻过那道梁就是。 廖凡义好好瞅了瞅,“哦。”若有所思,“有空去看看。” 齐磊脸一黑,“坟地有什么可看的?” “没啥!”廖凡义打着哈哈,“就是看看。我家祖坟…地方就不太好。” 齐磊,“……” 这么大个教授了,咋还迷信呢? 继续说做节目的话题,齐磊,“名字不能改,主题不能换,还不能出国。同时还得让雏鹰班能从中吸取一点经验,有点难搞。” 廖凡义点头,也正色起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