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6/9页)

  对这样的事情极为愤怒,聚集在瓜都城中的各家强手在第二天便集合起来,并以帝象先之名征集到了瓜都衙门的帮助,开始巡狩于瓜都周围,但,这却并没能改变什么,的确有数次,他们成功的将屠杀阻止,但收获也只是确认了杀手便是曾两次出现的“六朝金粉”,却不能擒下当中的任何一个。

    “不用耳朵的瞎子,不被木法克制的土术,坚不可破的石甲…这都是些什么样的怪物…”

    若论实力,曹文远或曹元让都有信心在单对单的情况下压制住除旻天帅外的任何一人,更不要说是子路和王冉之这些成名已久的强豪,但这却不代表他们能取得“有意义”的胜利,数度接触之后,曾经困扰过帝象先的问题,也开始萦绕在他们的面前。

    可以占据上风,却击不倒对手,更在对地理的熟悉上远远莫及,连续数次,各家好手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手逃遁而没有办法,并且,这也只是对方的首领没有出现的时候。

    自称“旻天帅”,那永也是一身白袍的男子曾两次阻挡在众人面前,完全不虞会陷入围攻,同时也证明了他有这样傲慢的资格:尽管事实是他根本没法正面挡下子路的那怕一剑,但,他却总能够在子路的重剑落下前转移到最不容易被砍中的地方。

    身在战团中心,同时也似乎就是一切的中心,旻天帅竟能够清楚掌握到每名对手的动向,总能够先人一步,做出最具效率的防御或是反击,可说是将“四两拨千斤”这句话给发挥到了极致,使得任何攻击也只能无功而返。同时,他也不将自己的动作仅仅局限在防守,总能够在重重围攻之下抓住唯一的机会,做出高效之极的反击,生生撕开道路,从容遁去。

    刚才曹奉孝所添上的红点,便代表着最新一次的血案:发生在瓜都城东北部,名为“太山”的小镇上,一家普通的农户遭到袭击,尽管由王冉之、陆康、曹元让、曹仲康所统领的五十多人的一队马军及时赶到现场,却也只能阻止杀戮的蔓延,没法将之擒下。

    “那个叫珷玞士的在力量上绝对不如七哥,变化上更不可能赶得过二哥,但他那身子石甲却是毫无弱点,实在让人头痛…”

    与二曹的无奈一样,王冉之与陆康的联手的确能够压制住忪惺马,却擒不住这个趋退如电的瞎子,到最后,也只能满足于将他们逐走。

    能够及时发现这里的异动,是因为瓜都城中的军士衙役们已全数出动,分散到四野去进行警戒,同时,一种非常简单的类似“烽火”一样的土台也在曹仲康敖开心这些戍北宿将的指导下被搭建起来,形成了一阵虽然还很简陋,但也勉强能够充数的大网,依靠之,他们就能够及时的掌握到“屠杀”的开始并赶往现场。

    只是,这样子的“救援”基本上只是马后炮而已,根本也没法给惊恐万分的人民以“安心”,六天下来,瓜都周遭已成一片沸野,日夜不安,更开始有人向临郡逃避或是向到目前为之一直还很太平的瓜都城寻求庇护,对这样的事情深感不安,曹奉孝甚至曾经向帝象先进言,希望他能够起驾西还,以此来为这个日趋复杂的局面釜底抽薪。

    “眼前的一切极其混乱,但混乱当中,却又必定有着它的道理,有一些人,因其不得不为而在刻意的把一切进行导引,但问题就是,他们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导引?在这一片混乱当中,他们到底希望趁机得到什么?”

    用这样的疑问做为进言的开始,更在短暂的交谈后直截了当的表示说帝象先的首级应该就是引起这一切混乱的原因,虽然还没法看清楚细节,但曹奉孝却相信,只要曹奉孝现在离开瓜都,一切应该就会平息。

    “现在要走,并不难,各大世家都有代表在这个地方,我们一齐护送殿下离去,即使别人有‘一齐歼灭’的力量,也很难下这样的决心。”

    对那一晚的真相,帝象先并未向各人刻意隐瞒,知道了刺客的真正身份,曹奉孝并不认为目前城中有谁能阻止住玄武的再次刺杀,但问题是,玄武却没法在不伤及其它人的情况下从重重包围中击杀帝象先,而若果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子路、王冉之甚至是曹孙诸家人手有所伤亡的话,却会形成连孙无法也没法承受的巨大压力。基于同样的考虑,其它一些没有被直接点出名字的势力也不应该有这样成为“众矢之的”的自负,因此,他用非常恳切的态度戏说帝象先,希望他能够采纳自己的建议,高调离瓜,将这一切结束。

    但,他的建议却被拒绝。

    “不行。”

    拒绝的理由很简单:帝象先表示说目前正发生的血案太过可恶,必须有一个结果。而凶手又太过强大,如果连现在集合城中的众多强手都没法将之惩罚的话,瓜都的地方官员就更加指望不上。因此,他必须在一切平息后才能离去。

    对此并不感意外,在私下研判时,曹仲德更指出,帝象先其实也有难言苦衷:目前正与帝牧风展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