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利坚,这是我的时代_第275章 普天之下皆是信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5章 普天之下皆是信徒 (第3/4页)

们也是敌人,而这种竞赛方式也会让比赛的悬念维持到最后一刻,因为在最后一名选手结束游戏之前,只有上帝才会知道冠军是谁。

    没办法,谁让闯关和竞速不同呢?

    前者可以使用脑子,后者则更多的倚靠技巧。

    又或者说,这里面还有很多的肌肉反应。

    或许是因为赛制设计的十分紧凑,在抽完签后,第一组八个州的选手上场时,偌大的体育场里顿时就安静了不少。

    只要是个人就能嗅到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气味。

    尤其是当鲍尔默那个大嗓门担任解说,用富有激情的话语播报出每一位选手的动向时,整个现场的氛围也就更加的凝重了。

    没错。

    虽然加州前州长乃是本次赛事的主持人,但伊森邀请他来的目的,那只是为了让他在最后宣布命运游戏的分级方案罢了,而他应邀前来的诉求,那也是在全国民众面前刷个脸,攒一攒未来大选时的积分。

    所以嘛——

    让他讲讲比赛的流程,让他介绍一下选手那还可以,至于解说比赛?

    这个就有些扯淡了。

    因为就连伊森自己都不相信,正在窥视大统领之位的他有时间玩游戏。

    既然彼此之间知根知底,那伊森自然会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所以在解说的设置上,永含热血的鲍尔默就成了最好的人眩

    当然了,他一个人也没法关注八十台街机。

    于是乎,在科技还不发达,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里,命运游戏使用了最笨的方法向人们展示游戏的过程。

    除了鲍尔默以外,命运游戏的研发部门也全部出动,以两人一组共计八组的方式担任次组解说,在八组选手同时比赛的时候,他们会以一个盯五个的方式去把控现场选手的比赛细节。

    如果他们发现了可能发生的精彩操作,那就会让鲍尔默提前过来。

    如果赶不及,那他们就会打开自己的麦克风,与跟着自己的摄像机位和导播老师一同努力,尽可能的抓住那转瞬即逝的精彩画面。

    而为了现场比赛的画面能够更加的丰富,每一名选手的背后都还配备了一名时刻盯梢的裁判与一名扛着磁带录像机记录单场比赛的摄影。

    这样,就算现场观众没有在第一时间领略到独领风骚的操作,他们也可以在选手的组间休息时通过回放的方式重新观赏……

    当命运游戏已经竭尽所能的做到一切时,就算他们受到了年代的限制,现场的观众也依旧能够看的心满意足。

    尤其是当鲍尔默举着话筒跑来跑去,就算喘着粗气,就算声音沙哑,他也要竭尽全力的吼出镜头前的比赛场景和选手操作后……

    即便某些时候,选手们的操作并没有达到次组解说团队的预期,看起来还算精彩但不能说十分出彩,但偌大的现场里依旧能够响起共鸣般的欢呼。

    这幅场景让伊森有些出神。

    靠在座椅上的他双手环抱,脸上写满了感慨——

    还是那句话,游戏这个东西,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玩的。

    因为快乐这个东西,从来都是和别人分享的。

    能和身边的朋友分享快乐,那才是游戏最大的意义。

    而就算是未来,各大厂商的捞金行为让游戏变了味。

    但人们依旧能够从游戏中收获很多。

    就比如说,很多人觉得,自己在游戏中击败的是设计师制造的怪物。

    其实不然。

    收获成功的玩家击败的,永远都是下班之后疲惫的自己。

    时代会变,人也会变,但游戏并不会变。

    只要你有需要,它就能给你满足。

    这才是游戏最伟大的地方。

    而当伊森思绪纷飞,都快飘出地球时,一声巨大的欢呼让他瞬间清醒。

    抬头一瞧,原来是有人突破了一百五十关了。

    这种成绩让他笑着鼓掌,而就在他琢磨着,在集北美之力的情况下,今天应该有人能通关《吃豆人女士》时,突然冒出的话语打断了他的思绪。

    举着话筒的鲍尔默看着自己的手牌,道——

    “刚刚突破一百五十关的选手来自加州1

    “是通用仪器的一名工程师1

    “他的名字是席德·梅尔,在电子游戏诞生之初就喜欢它了1

    “而在赛前采访时他还表示,他最大的愿望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