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利坚,这是我的时代_第286章 未来是你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6章 未来是你的 (第1/4页)

    第286章 未来是你的

    或许是因为图形用户界面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诱人了,所以此刻的史蒂夫·乔布斯有些情绪激动,语无伦次。

    但即便是这样,伊森·琼斯也还是将他的描述捋清楚了。

    事件的前因后果则让他感慨不已。

    如果真要探寻施乐研究图形用户界面的原因,那则需要把时间向前翻上三十多年,在二战期间,为了寻找更多的获胜可能,弗雷德·特曼的老师范内瓦·灌木丛提出了无数科技上的假设。

    一九四五年,他出了一本书,名叫《as we may think(正如我们所想的那样)》,里面描写了他对未来的认知。

    对于当时的普通人来说,这本书可能就是一个美好的幻想,但只有业内人士清楚,范内瓦所做的猜想那都是基于联邦所掌握的现有技术推论的。

    不说猜想百分之百能实现,但研发个百分之九十八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战争结束后,宽松的环境让无数科学家开始钻研,紧接着,过去三十年里,人类便进入了科技大爆炸的年代,什么超高分辨率的微缩胶卷,电机交互的多屏摄像机,存放大量知识的小型用具……

    那都被范内瓦的忠实信徒用手搓了出来。

    这一情形也让范内瓦的科学沙皇名号越喊越响。

    当无数科学家都朝着范内瓦提出的方向疯狂努力时,想要把斯坦福拉扯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弗雷德·特曼自然不可能落后,于是乎,在建立斯坦福研究园的同时,他也广发英雄帖,招揽了一群对老师猜想感兴趣的专家教授来斯坦福做研究,而这其中,就有一个名叫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的工程师。

    道格拉斯参加过二战,毕业于俄勒冈州立大学,拥有着电气工程师的学位,在瞧见范内瓦博士的猜想后,他便渴望将那一切都变成现实。起初,他进入了米国航空航天局搞研究,但在发现自己学识不足后,他又前往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了电子工程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五七年的时候向斯坦福发出了申请,来到了斯坦福研究所,接着……

    他便在造梦的路途上一路狂奔。

    从一九五七年开始,到一九六七年结束。

    短短的十年里,道格拉斯便拿出了十几项专利,包括但不限于鼠标、显示编辑、窗口、跨文件编辑、大纲处理、超文本、群件……

    是的。

    图形用户界面的基础专利都是他一个人搞出来的。

    而在一九六八年时,他就已经在旧金山举行的计算机会议上展示了自己的成熟技术,不管是视屏会议还是文字处理,不管是超文本还是协作编辑,这些在互联网时代天天出没的东西在六八年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直接使用了。

    这些技术的展现让他在学术圈里名声大噪,也引得无数公司前来联系,想要将他的天才构思全部的商业化,这其中就包括施乐。

    但可惜……

    道格拉斯没有和任何一家公司谈成。

    因为按照道格拉斯的设想,未来的计算机绝对不会是独立运行的,它一定是联网的,协作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分开的,但所有谈生意的公司都只想做企业的生意,没人想在个人计算机这个前途不明的市场里浪费时间。

    毕竟,这个时候,英特尔还没爆发。

    没有谈成也就算了,让人难受的是,在他们理念不合的情况下,那些想要在图形用户界面领域里努力的公司还把道格拉斯名下的团队挖走了。

    这其中挖的最狠的,那自然是施乐,也正应如此,施乐才能在一九七三年就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图形用户界面计算机,并在今年彻底完成了它。

    而最讽刺的是……

    十年前,道格拉斯就表示,计算机一定会往小型化发展。

    没有一家公司赞同。

    十年后,在十年前否定道格拉斯的那些公司全都掉头。

    因为所有人都发现了,计算机只可能朝着小型化发展。

    当伊森听完了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后,他顿时就明白了史蒂夫·乔布斯强调的‘未来就在脚下’的含义。此刻的施乐虽然拥有图形用户界面,但他们却是带病运行,并不享有图形用户界面的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