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第29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2节 (第2/3页)

    届时,一个安定平和的新时代便会到来,自八王之乱、永嘉南渡的许多年来,一直暗无天日,战火纷飞,那样的光阴将彻底结束,那样离乱痛苦、百姓哀歌都会不复存在。

    然而就是这最后一步,他们终此一生都没能走完。

    苻坚抬手抚过剑鞘上的“龙骧”二字,目光片刻不离昏睡中的王猛,轻轻叹息道:“大业未成,长路未竟,此生尚未走到尽头,你何忍心丢下朕一人。”

    这些日子以来,他看了许多天幕发言,了解到后世那些时代的光辉与落寞,亦知道了自己的结局很不好。

    可是,知道不好,难道就能改命么?

    他这一生从蕞尔小邦、微末一隅,走到了统一北方、展望天下,每一步都是在与天道落子,同命运宣战。

    他怀着一种重开尧舜天、再使风俗淳的愿望,视夷狄如赤子,仁爱兼施,委以腹心,有时就连王猛都看不下去,觉得他太天真,这样下去迟早会出现大祸。

    事实证明,他最后也确实死在了这群他本来以为可以用道德去感化的人们。

    苻坚手中的底牌很有限,所要面对的敌人却太多,他想凭借个人的努力混六合成一统,最终却终究被历史的洪流拍打得粉骨碎身。

    即便是千古一帝,也没有办法以一己之身,螳臂当车地对抗历史前行的轨迹。

    若是将他放到北魏、隋末、唐初,这些更晚一点的年代,他都会做得比现在这个位置更好。

    但苻坚并不觉得命运不公,因为他就是他,他是历史上真正搞汉化和民族融合的第一人,若没有他,后世王朝的轨迹亦会随之而改变。

    很多的书籍会因此断传,很多的文化会因此消泯,无数百姓都会随之死去……

    也许史书不会记载,但长安城的百姓会记得他们的帝王,记得当年曾有过那样一个在乱世中的净土,恍若尧舜般的丰年盛世。

    “景略”,苻坚沉思到这里,轻轻握了握昏睡之人的指尖,低语道,“朕去了,你在这里等着。”

    他是打不过姜维,但即便是送死,也比什么都不做来得要好。

    此刻,姜维听了这一通叙述,心情十分复杂,若是换做别人,可能也就直接一剑把苻坚戳死了。

    但他是个有原则的人,苻坚都没杀过人,也没有什么武艺,他不可能再搞这种根本不公平的对决,也没办法违背自己坦荡行事、毫无愧怍立身于天地之间的作风。

    “你可以选择文斗”,许久,姜维神色冷漠地说。

    他毕竟是诸葛丞相的弟子,文武兼通,善弹古琴,真要文斗起来,他未必会输给苻坚。

    谁料苻坚却摆了摆手:“不成,这对你来说不公平。”

    他微微笑了一下:“朕也知道你们季汉的情况,如今大概也是风雨飘摇,亡国之危在即了吧?你也有自己的难处,朕不能因为景略遇险,从而趁人之危。”

    姜维听了险些想晃晃他的脑子,听听里面的水声,拜托,有没有搞错啊,我是你的敌人啊,你怎么还为我考虑呢?

    这是何等的圣父行为?

    姜维在这边感叹,抬眸往天幕上看了一眼,便发现众人也都在讨论着苻坚的事迹,其中提到最多的,要数苻坚把投降过来的一群胡虏全都引为臂助,视为重臣。

    譬如那个羌人姚苌,后世把他吊死在新平寺的那个,还有大燕的开国君主慕容垂。

    王猛都已经使出金刀计,搞了一通离间,准备把慕容垂搞死,永绝后患,苻坚居然拒绝杀死慕容垂,觉得有失帝王仁心。

    他甚至这么跟王猛说,方今正是英彦汇集,慕容垂因为信任朕,选择前来投奔,朕岂能辜负仁人志士一片丹心?纵他心怀异志,朕唯以诚心相对,信任相向,他总有一日会被朕感动归化的。

    王猛当时看了自家这个傻白甜的皇帝许久,长叹一声:“也罢,陛下就坚持自己的路便好。”

    苻坚很高兴,觉得自己终于说服了景略:“那你以后不要再对慕容垂动手啦,十个他都比不上一个你,你又何必一直跟他过不去呀。”

    王猛被他拉着手,心中悲伤不已。

    他没有任何一次像现在这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