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独发 (第2/3页)
作的事,他们大字识不了一箩筐,就是连给人家看大门都不要! 孩子他们开个小服装店,安安稳稳的做点买卖有啥不好?你这婆娘别眼红人家!先不说咱家那几个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就是前些年,芽儿娘过去跟咱们商量让几个孩子也跟着念两天书,你是咋回答的!现在有吃有喝的,这么好的日子你要不想过,干脆咱们拆伙过日子吧!” 说完,芽儿二舅腿盘到床上,留给自家婆娘一个侧影。就这婆娘的脾气,要是不隔三差五的吓唬吓唬她,自个别想过安稳日子了! 有理不在声高,芽儿二舅的嘴皮子虽然没那么利索,但板着脸挺着腰,这说一不二的架势,还真把二舅母给吓到了。人不能跟人比,二舅母突然觉得自己家的日子,有小姑子贴补拉扯着,比街坊邻居强多了。 可是,二舅母还是不太死心,当然,语气也缓和下来,“咱们这些当哥哥嫂子的有手有脚,不指望小姑子她拉扯!可是,爹娘也是小姑子的爹娘,跟着小姑子过几天吃香的喝辣的好日子,又有啥?” 让公公婆婆留在京城,才是二舅母最主要的目的。要是公婆留在小姑子这儿,她自己也能有理由时不时坐火车过来看看老人,顺便沾沾光!说不定到时候,还能把俩小孙子弄到京城念书!凭啥小姑子把她小姑子家那俩半大小子弄京城来念书,就不能拉扯拉扯家里的侄孙侄孙女? 芽儿二舅虽然侧过身子,懒得看跟自家人也打小算盘的婆娘。可眼神的余光却没错过这婆娘眼珠子乱转的小动作,不用猜就知道她那点小算盘。 讲道理是讲不过这个歪理连篇的婆娘了,但芽儿二舅知道怎么才能拿捏到自家婆娘的命门。假装琢磨了琢磨,换了个语气,“也对!想想还真没啥,爹娘他们留京城过几天好日子也不错!也省的妹子整天为俩老的牵肠挂肚的,隔三差五的还得花大把的邮费给爹娘大包小包的寄东西!真白瞎了那么多邮费!” 芽儿二舅可谓是蛇打七寸,就见二舅母脸色忽白忽黑的,嘴里念念叨叨,怎么忘了这茬了!要是俩老的都留在京城了,往后逢年过节的那成堆的好东西上哪弄去!再说了,俩老的身体好,腰包又鼓,平时不用怎么照顾,就是吃喝也不是自己家掏,平时俩老的也舍得往孩子身上花钱。这要是留在京城,俩老的那点子的压箱钱不会都又还给小姑子吧? 电光火石间,二舅母好像已经想通了其中关节,然后暗自给自己定下一条宗旨,以后可得把家里的两位老人当菩萨供着。 这不,二舅母脸皮也厚,期期艾艾的改口了,“那啥!既然爹和娘舍不得村里的街坊邻居,在城里住的又不得劲,爹娘他们愿意回老家,咱们就带爹娘回老家呗。反正有咱们一口好吃的,就不能让缺了老人的那份。” 芽儿二舅听着婆娘期期艾艾的讨好,憋得肚子抽筋。又有点发愁,哎呦,摊上这样的婆娘,过日子首先得学会斗心眼!也幸好两个儿媳妇都是老实人,要不然,家里肯定鸡飞狗跳! 这天完善,芽儿二舅几句话吓唬住了准备胡搅蛮缠一通的二舅母。第二天,杜妈又陪着娘家两位嫂子逛了一天,吃的穿的用的,大包小包的往家里买。杜妈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两位嫂子照顾老人的时候再精心一点。 芽儿大舅母是个朴实厚道的老实人,见小姑子给她们买东西,钱花的跟流水似的,吓得连连摆手让杜妈不要买。 至于二舅母,则是眉开眼笑,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自己男人昨天晚上讲的话还挺在理,看来啊,越是老实人越能看的明白! 老家的人来一趟不容易,尤其是三位杖朝之年的老太爷和老村长他们,杜爷爷也给仨老太爷收拾了不少好东西。 有老太爷们爱吃老北京点心,有老北京特产,有烟有酒有茶,有布料,还有好几身新衣服。不过,最显眼的就是那七八台用厚厚的纸箱子装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