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第1/3页)
上一辈子的杜萱瑾因为身体原因,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后,从事的是专业自由职业者,也就是俗称的SOHO一族。 不过,同样也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杜萱瑾兴趣广泛,私底下接的活也略显繁冗庞杂。企划和文案虽然不是她最拿手的,但也没少替小企业小公司接类似的活。 俗话说的好,一通百通,上一辈子的杜萱瑾虽然没有亲自参与过基金运转,但没吃过猪肉好歹见过猪跑,写一份详尽的基金运作规划书对芽儿来说并不算难。虽然,重活一世,这活对芽儿来讲略微有些手生。 那天晚上,从几位老泰斗那里回来,芽儿所有的空闲时间全部都用在那份规划书上。毕竟,年代不同,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都是芽儿要考虑的因素,略有瑕疵是难免的。 不过,芽儿这么用功,可是担心坏了家里的老爷子老太太们。那天晚上,几位老神仙莫不是批评宝贝孙女了?要不然,这几天咋闷声不吭的用功?看看写写画画时,小脸板着,杜爷爷他们不敢出声问! 要知道,搁在以前,因为芽儿注重养生,不管功课多紧张,只要在家,每天吃过晚饭,都会陪老爷子老太太遛弯,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想逮翟耀辉问问吧,那天是他陪着芽儿去的,结果,这小子伤腿还没完全好利索呢,又整天神龙见首不见尾了,就是回家了,大多也都是跟芽儿俩人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在嘀咕一些啥! 杜爷爷他们伤感了,杜爷爷他们吃醋了,可是,他们也只能自个把自个泡进醋缸里。不认也得认,现在翟耀辉可是杜家板上钉钉的女婿,他们这些当长辈的还能硬要无理取闹,不让小两口亲近不成? 再说了,据王三江和郭三海这俩腿脚灵活的耳报神通风报信,后院的那间小书房里,姐姐和准姐夫中间隔着大半张书桌呢。据俩人踮着脚尖观察了半个多小时得出的结论就是,两人一直都在一本正经的写写画画。 岂不知,就俩半大小子在窗外悉悉索索那么大的动静,别说翟耀辉了,甚至都没逃过芽儿的法眼和法耳。 芽儿那份厚达几十页的修修改改后的草稿新鲜出炉时,已经是好几天之后的事情了,而那天正好是周末,饭桌上人最齐全的时候。 吃过晚饭,一家老少都惊喜的发现芽儿竟然没有一头钻进她那间小书房,杜爷爷他们忍了这几天已经是极限了,见芽儿难得神色轻松,才放缓语气,小心翼翼的问道,“芽儿,是不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啊?说出来,咱们一家人合计合计!”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芽儿在家人眼中,就是个小天才,从来没见她这么为难过。 杜皓宇兄弟几个连连点头,在单位已经能独挑大梁的他们这两年工作上忙归忙,但是,谁也没忘了他们从小看到大的妹妹。 翟学文这个当公公的,虽然平时威严惯了,可是,突然异常柔和的表情也告诉了芽儿,一切有他给撑腰呢。结果,却换来翟爷爷一双白眼。论人脉,论威望,谁还能比得过自己?当然,尽管翟爷爷敢拍胸脯保说,自己这辈子都没以权谋私过。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芽儿也是这么想的,把自己刚才带过来的那份文件递给翟爷爷,看着家人,郑重道,“爷爷,你们也知道,这一个多月,我跟翟哥哥去看望他那些退伍战友,路上心里突然有一个想法。我也跟翟哥哥商量过了,我们想专门设立一项用于帮助退伍军人再就业的基金,当然,这份基金有一小项还包括伤残军人的生活补助和医疗救助。” 古朴宽敞的客厅里,一片鸦雀无声,虽然都不大明白基金到底是什么,但芽儿的魄力还是震惊住了杜爷爷他们。他们印象中聪明的,乖巧的,贴心的宝贝孙女几曾何时成长为了现在的模样,胸怀大志,心存善念。 杜爷爷他们老怀大慰的看着中间如珠如玉般散发着莹莹光泽的宝贝孙女,不管那什么鸡金不鸡金的,不管听着那话有多大,不管能不能帮的成,就为了芽儿这份善念,他们也得全力支持。 翟爷爷因为对军人两个字的感触最深,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