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_48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83 (第2/4页)

间氤氲雾霭渐散,朦胧氤氲间仿佛处于祥云慈雾之中,隐现叠翠之中的佛塔传来悠远绵长的钟磬声,荡涤人心。而丛林间朱果星悬,正是那句“霜草萦浅碧,霜梨落半红”。

    淙淙流水,声声虫鸣,庄重清幽,仨老太太心中不由生出一股偷的浮生半日闲的野趣,连拾阶而上的脚步都轻快不少。

    芽儿更是陶醉其中,敞开双臂,享受这片刻的古朴清幽。

    “奶奶,娘,你们看潭柘寺盘山而建,一峰当心,九峰环立,周围九峰宛如九龙拱卫,而潭柘寺就在盘龙之地的龙珠之上,可谓是传说中的风水宝地!”实乃是修行养老之福地,因为来之前被再三叮嘱要慎言慎行,也怕亵渎了佛祖,后面这小半句芽儿没敢说出口。不过,心里倒真的生出一股在山脚下建一栋小院的妄念。

    仨老太太见芽儿神神叨叨的一副小神棍的模样,哭笑不得,正要说两句,不成想背后先响起一道浑厚的笑声,“哈哈,多谢小施主盛赞!”

    老太太们回头一看,几个脚穿芒鞋,身披褐衣袈裟的苦修大和尚肩上挑着从山下村民们那里换来的米面油盐,瓜果菜蔬正拾阶而上。刚才出声之人,正是为首的那位年约四十几岁的大和尚,面带笑意,神色祥和。

    芽儿满脸尴尬,终于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背后莫说人,说人必走露”。因为算是被这些在寺院修行的大和尚抓了一个“现行”,芽儿只能无声作揖以示歉意。

    “几位师傅,小孩子刚才随口乱说,还请几位师傅莫怪!”仨老太太也连声替芽儿道歉,毕竟出家人戒妄语。

    “无妨,无妨!小施主也是一片赤子之心,何怪之有!”红脸大和尚脾气竟格外的豪爽,冲仨老太太作了一个揖,随后越过芽儿她们,从容继续拾阶而上。

    几位大和尚显然都是苦修之人,几十斤的扁担压在肩上依旧如脚下生风一般,不大会就蜿蜒曲幽的石阶上背影已经隐约不可见。

    仨老太太看着用手捂嘴满脸道饶的芽儿,说不得恼不得。王奶奶借机捏了芽儿艳若桃花的小脸,“你啊!被师傅们笑话了吧?”

    芽儿连连应是,赶紧搀着老太太们也拾阶而上,如此古朴清幽的洞天福地,不枉此行。

    半个小时后,千年名刹的全貌终于可见一斑,古朴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清净而庄严。寺院里佛塔林立,香烟缭绕犹如在九天之外,耳边更是传来绵延悠长的诵念声。

    隐约可闻的诵念声让芽儿的心一下子跟着沉静下来,清净,安然。

    芽儿一行人默声缓缓前行,沐浴在晨色里的古朴庄严的千古名刹意外的多了一分寂寥,除了两三个正沙沙沙清扫落叶的小沙弥外,芽儿她们是寺院里唯一的香客。

    前些年,老百姓被破四旧吓破胆了,哪怕潭柘寺这座千年名刹,这几年也是香火衰微。比起二十一世纪成为礼佛旅游的圣地,现在的潭柘寺是出家之人的清修之地。

    大雄宝殿,庄严肃穆,隐约间木鱼声声,梵音阵阵。

    佛爱众生,宝相庄严的释迦摩尼佛前,杜奶奶她们双手合十,满脸虔诚跪坐蒲垫之上,向佛祖默念。

    哪怕芽儿敬重佛法,但不信佛,可看到神色虔诚的杜奶奶她们,在怜悯世人的佛祖前,心中也虔诚许下一愿,今生惟愿家人遂顺安康。

    杜奶奶她们此行是有备而来,从大雄宝殿出来,就找了一个正清扫的小沙弥打听那位在潭柘寺挂单高僧在哪里参禅,请小沙弥帮着通报一声,请高僧开释。

    刚才在佛祖面前虽然已经求得了一个心安,但芽儿前天晚上突然没症没兆的病了一场,真的吓坏老太太们了。

    尤其是杜奶奶和杜妈,想着自家芽儿人聪慧,智者近妖,还有一个连神仙都没有的宝贝。世间自有因果,杜奶奶她们担心这些外人眼里的得天独厚会给影响芽儿的命格。

    有道是,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杜奶奶可是好容易才打听到最近一段时间有位得道高僧在潭柘寺挂单,这才想着来潭柘寺礼佛,请高僧给芽儿加持。

    杜奶奶这个请求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