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升限之上!即是幽灵! (第4/6页)
下了,挥手还是放他们离开了。回来肖凌云身边,周延平面无表情道:“徐苍真是走哪儿哪儿出事。你不是说他去日本了吗?刚东京地区有一架全日空的飞机就出事了。” “全日空的飞机?东京?”肖凌云低头看了下手表上的时间,心中默算了下:“知道是哪个航班吗?” 周延平道:“全日空45啊,怎么了?” 周延平这话一出来,脑孩子陡然想到一个可怕的念头:“徐苍去日本坐的哪个?” 肖凌云脸色煞白:“就是去全日空45航班,而且时间也都对得上。” 周延平大骇:“你说什么?” ...... 客舱之中,在氧气面罩掉落下来的一刻,机长几乎是用尽全身的力气,朝着客舱后面大声吼道:“所有人回到原位,戴上氧气面罩。” 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机长的紧迫感的。至少在机长喊出声后的片刻,还有一部分人也不知道是不明白机长的话,还是不觉得机长说的话有多么重要,只是茫然望着身边在跑回自己座位的乘客们。 “到底怎么了?”其中一个站着的乘客朝着机长大吼道。 从刚才有人暴力行凶到现在氧气面罩突然掉下来了,其实大部分乘客都是一个个不明所以的看客。他们恐惧,因为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未知的。 机长刚准备说些什么,陡然间,他的耳边听到一道清晰的巨大闷响。还未等到他明白发生了什么,这一刻,他只感觉自己胸口都快炸开了。 可这一下并没有持续很久,紧接着,一阵剧烈而尖锐的嘶鸣穿透了整个客舱。就好像亿万不可计数的魔鬼在齐声嚎叫,然而,世间哪有什么魔鬼? “风?” 几乎是在这声音升起的第一刻,机长就明晰了声音的来源。但机长还没有做出反应,自身后传来的巨大气流将他推得一个踉跄,差点儿摔倒在地。 强烈的飞机机体震动随之而来,仿佛下一刻,整架飞机都要解体散架了,与此同时,客舱之中气温抖降,似乎在一起瞬间这里已经不是客舱了,而是一处冰窖。 不过稍许,原本机长脸上的那点儿汗渍就已经成了一层薄薄的寒霜。气流就跟刀子似的刮在机长脸上,嘴巴的肌肉都快冻得僵住了。….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机长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喊起来:“就近找座位,戴上氧气面罩!”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刚才这恐怖的经历无疑是爆炸性释压的表现。之前考虑到飞机配载平衡的问题,机长是想要让乘客回到自己座位上的。可现在事情已经发生,已然是生死一线,哪里还顾得上配载平衡或者飞机重心的事情了,赶紧找了座位,戴上氧气面罩才是存活之道。 在这个高度,不到三十秒没有戴上氧气面罩,人就要开始丧失清醒意识了。而且,在他人自顾不暇之际,这后面就不是昏迷这么简单了。 做出最后的提醒后,机长只感觉天旋地转。本来就缺氧还这么大声喊话,已然是加剧他的症状了。 不过,机长反应很快,他就挨着座位站的。一把扯过来一个氧气面罩,先给自己戴上。然后,回头看了下还在昏迷的乘务长。将乘务长那个位子掉落下来的氧气面罩拉下来,也帮着戴在乘务长脸上,最后才坐回座椅上,系上安全带。 在这个时候,人力是有穷尽的,只能尽力保全自己。 跟机长一样,驾驶舱中的徐苍也在挣扎求生,不同的是,他是承受风挡破裂最直接冲击的。 他还是疏忽了,之前南方的那个云团明显就是处在快速发展期的雷暴云。不仅仅云团内部,其外围也是积累了大量的电荷。 虽说从整体来说,飞机是个法拉第笼,机身内部人员不会被触电,但这并不意味着飞机不会受到雷电伤害。相反,雷击是机体损伤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根据电荷积累的原理,在某些金属尖端或者突出部最容易积聚电荷。其中,风挡雨刷臂的尖端无疑就是极为理想的电荷聚集点。 在云团周围空气中积累了庞大的游离电荷,在受到风挡雨刷臂尖端的吸引而不断聚集,最终竟然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球状闪电的电离现象。 大部分时候,球状闪电都不能对飞机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当球状闪电靠近风挡玻璃后,风挡玻璃内部的加热导丝受到感应,本身开始发热。 这种加热明显是不正常的,跟常规的风挡加热功能不同,这种感应下的导丝发热是局部的,不均匀的。这就会引起风挡局部过热。 一旦仅仅是局部过热,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风挡玻璃就会自发性爆裂。 事实上,因为风挡玻璃的特殊位置,其强度其实是非常高的。但是,再坚硬的堡垒都容易从内部被攻破。 风挡玻璃损坏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一个是从外部突破的暴力撞击,如鸟击,另一个就是内部突破的受热不均而自发爆裂。 其实,外部突破只要不是特别夸张的撞击,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