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鳝鱼的极致做法红烧马鞍桥! (第2/4页)
高人一等。 烹饪之道永无止境,可不能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晚上要用的鳝鱼已经准备好。 个头都挺大,而且还很鲜活,在水池中相互交缠游动,仿佛一群蛇一样,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猛然看到这一幕,绝对会吓一跳。 “宴请是晚上,所以咱这会儿先准备点别的菜品,过一会儿再来做这道红烧马鞍桥。” “好的邱总厨!” 苏菜河鲜居多,讲究时令。 在这里,林旭见到了个头挺大的太湖青虾,等会儿说不定会做被成白袍虾仁或者龙井虾仁。 见到了新摘下来的荷花,说不定等会儿会温油炸成荷花酥。 另外还有一些被称为笔杆青的小鳝鱼,一些摘下没多久的莲蓬,以及鲜活的鳜鱼、香干、内酯豆腐等食材。 “这鳜鱼是要做松鼠鳜鱼吗?” “对,松鼠鳜鱼,既然来宾想尝尝家乡菜,那松鼠鳜鱼是肯定不能少的。” 很快,帮厨们就开始根据晚上餐单的要求对食材进行改刀。 香干切成细丝,切好后用鸡汤烫一下,再摆到盘子里,就成了苏菜中的经典菜式——大煮干丝。 而内酯豆腐就不说了,这肯定是为文思豆腐准备的。 三点的时候。 一个帮厨拿着菜刀开始宰杀鳝鱼。 先一刀剁掉鳝鱼的脑袋,然后将鳝鱼扔到没有水的水池中。 鳝鱼的身体剧烈扭曲着,红色的血液从脑袋断口出流淌出来。 “鳝鱼这种食材不能吃死的,甚至都不能隔夜,一定要现吃现杀。” 邱振华对这场面已经完全适应了,一边说一边提着鳝鱼,用一把尖利的小刀将鳝鱼的肚子化开,清理掉内脏。 接着将鳝鱼再次交给旁边的帮厨。 帮厨拿着还在扭曲的鳝鱼,将鳝鱼的后半截一刀砍掉,只留下中间比较肥实匀称的那一部分。 红烧马鞍桥之所以出名。 除了做法繁琐之外,跟选材也有很大关系。 这道菜只用鳝鱼粗细均匀的中间部分,头尾都要去掉,一条鳝鱼大概要扔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当然,在讲究节约的现代社会,肯定不会再扔掉了。 切掉的鳝鱼尾部可以做鳝丝用,甚至还可以去骨后做爆炒鳝片,用处很多。 所有鳝鱼都清理完毕后,邱振华端着做马鞍桥的部分来到案板前,开始给鳝鱼改刀。 见林旭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他边忙活边说道: “马鞍桥这道菜要用的鳝鱼段不能太短了,短了出不来马鞍的效果,过油之后也没有桥的形状,长度一定要超过六厘米才行。” 说完他提着一段鳝鱼放在菜板上,两刀下去,这根掐头去尾的鳝鱼就变成了三根六七厘米的鳝鱼段。 全部切好后。 他拿起一段放在案板上,脊背朝上,用菜刀在鳝鱼的脊背上均匀划两刀。 林旭原本以为这两刀是把鳝鱼段均匀分成了三等份,但仔细观察后才发现,两端预留的鳝鱼肉要长一点,中间那段相对短半厘米左右。 这是? 他刚要问,邱振华扭脸笑着问道: “是不是也看出来了?两端长,中间短?这样做的目的是过油后两端更容易打弯,马鞍桥的造型会更加明显。” 啧啧,真是处处是学问啊。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原本以为红烧马鞍桥就是个象征性的叫法呢。 没想到做这道菜,还真得出现马鞍造型才行。 所有鳝鱼改刀过后,邱振华说道: “鳝鱼不能多清洗,所以之前的宰杀改刀没有过水,等改刀后再认真清洗,不然炸的时候血会糊在鳝鱼表面,腥味重,还影响口感。” 说话的时候,他抓了一把食盐撒进盛着鳝鱼段的盆里。 然后惊悚的一幕出现了。 原本被切段改刀的鳝鱼,居然再次剧烈的扭曲起来,让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林旭吓了一跳。 卧槽! 大哥你头尾都剁掉了,身上还有花刀,咋还没死呢? 是不是觉得还能抢救一下啊? “哈哈,你跟老谢果然不一样,他第一次看我做这道菜就没被吓到,反而把我给吓住了……” 林旭用纸巾擦擦头上的汗,好奇的问道: “我师兄咋吓住你了?” “鳝鱼动的时候,他居然趴在盆口认真观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